新闻

国际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动态 >> 正文

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基于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多边主义全球公约

文章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官方帐号     发布日期:2022-01-03    点击:

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基于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多边主义全球公约

发布时间: 2022-01-03 20:46

https://pics7.baidu.com/feed/37d3d539b6003af317170e5ba9cc6a551138b648.jpeg?token=3e31816cbab68246393ae4ed5878c6bf

20211012日,工作人员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新闻中心的彩绘墙前走过。(新华社记者王南摄)


新华社伦敦12日电(记者郭爽)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去年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回顾会议成果并展望2022年将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全球政策与倡导总监李琳说:生态文明理念实际上是一个多边主义的全球公约,因为文明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实现的,文明意味着全人类,我们需要携手同行。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出席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代表,李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基于中国智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大会主题,是这一理念走向世界的一步,她希望这一理念能够成为全世界探索的方向,因为这一理念在文明、自然层面代表着更可持续的方式。

COP15202110月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国际社会期待这一大会成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的关键节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一阶段会议计划的所有任务已圆满完成。会议通过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李琳指出,现在真正的挑战是有关各方将昆明宣言的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谈到第一阶段会议成果时,李琳认为,中国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这对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又一个重要举措;中国宣布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这彰显了中国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努力。她指出,全球需要携手合作,以确保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在未来10年为世界提供指导

李琳指出,中国将生态文明、碳中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不同理念汇聚于共同目标,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谈到中国在昆明大会提出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系列举措时,李琳说:我认为中国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式是非常系统的,中国正在用生态文明理念来应对这些挑战,我认为中国这样做是非常独特的。她认为,这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自然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体的、相互交织的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自然环境受损,包括公共健康、流行病等都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方协调一致,共同应对。

李琳说,她认为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了野生生物及其他与人类共享地球的所有生命形式,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令她非常感动,老实说,我认为这超越了人类,这对普通人来说也非常容易理解,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