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阿斯旺是可持续发展的教科书
尼罗河上阿斯旺国家公园
作者:朱永杰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在阿斯旺水坝截流形成的水库上,埃及政府建设了阿斯旺国家公园,该区域曾是埃及的一个自然保护区。

青尼罗河

新建的努比亚移民新村

被破坏的玛尼沙赫托女王墓地金字塔

阿布辛贝尔神庙
主讲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朱永杰
坐落在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水坝建设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在这座水坝截流形成的水库上,埃及政府建设了阿斯旺国家公园,在水库的下面淹没了世界著名的努比亚历史文化古迹。因为要在水坝蓄水前抢救这个世界著名的文化古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遗产地特别保护项目,从此也就有了在联合国层面上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特别重要的自然、文化或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的区域。
阿斯旺国家公园
在阿斯旺大坝建设以后,埃及政府于1989年在淹没区域建设了国家公园。这座国家公园的面积几乎覆盖了全部库区,主要包括在尼罗河截流形成的纳赛尔湖(水库)以及湖上的几座岛屿。国家公园覆盖了一段250公里长的干枯河谷。这条干枯河谷曾经是贝卡斯游牧原住民的栖息地。该地区是由埃及环境署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
阿斯旺国家公园包括尼罗河新建的高坝以北3公里处的萨鲁加、哈扎尔、阿斯邦那提岛。在岛上建有植物园,以保存水坝建设中淹没区域的植物物种,在岛上生长着一些灌木丛,还有各种其他植物,这些近几十年才落户在岛上的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栖息。
喀土穆往北的尼罗河从高原下行,河流切割和不断改道形成了尼罗河河谷。阿斯旺是埃及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尼罗河东岸,人口约90万,阿斯旺市海拔约85米,距开罗879公里,面积约3.46万余平方公里。这座城市通过火车、航班与开罗相连。
尼罗河与埃及
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向北经过沙漠,在埃及注入地中海。埃及是一个沙漠国家,97%的人口生活在绿色肥沃的尼罗河沿岸。雨季尼罗河的洪流对土地的侵蚀很大,洪水每年都要从上游运送大量泥沙到下游,在漫长的岁月里,尼罗河造就了尼罗河谷和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
这个河谷和三角洲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在尼罗河谷散布着大量的寺庙、金字塔和村镇遗迹,现在的埃及也围绕着尼罗河谷形成了富饶的村镇、城市、农田和牧场,而在远离河谷的黄沙中,则零散分布着绿洲、部落,或者在干枯的河床里还有被黄沙掩埋的文物。
在古埃及神话中,有一位专门负责尼罗河年度洪水调度的哈比神,他和法老一起控制尼罗河的洪水。同时尼罗河也被看作是生命、死亡和死后生命的一条通道。东方被看作是出生和生长的地方,西方则是死亡的地方,每天太阳神都经历出生、死亡和再生。因为埃及人相信要获得死后再生,他们必须被埋葬在代表死亡的一方,因此所有的坟墓均位于尼罗河西岸。理所应当的,作为所有人的陵墓,包括所有的金字塔也就都被安排在尼罗河西岸。
几千年来,埃及这个北非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一直受河流季节性涨落的摆布,农业完全依赖于上游国家的降雨量。这种自然洪水在洪峰到来的时候可能毁掉全部农业成果,而低水位年可能造成大面积干旱,从而造成饥荒,农业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
阿斯旺坝与纳赛尔湖
夏末从不缺席的洪水每年都会光顾埃及的尼罗河谷,这些洪水带来了富含天然营养和矿物质、造就了三角洲沿线的肥沃土壤,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理想之地,也是非洲乃至世界农业文明时代最富庶的地方。在阿斯旺,尼罗河从喀土穆北部流经6个瀑布,从山谷中流出。尼罗河对于埃及既是一条淡水输送管道,也是一条方便和有效的货物运输线。每年的洪水泛滥造就了河谷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同时洪水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也造成威胁,在历史上,埃及人一直梦想变水害为水利,造福社会。
1882年埃及被英国军队占领,1898年在英国人威廉·威尔科克斯爵士的监督下开始修建阿斯旺低坝,这座大坝于1902年完工,并在1902年至1912年、1929年至1933年间进行了各种翻修。但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低坝不足以控制持续的洪水。当时的埃及人就有了修建高坝的想法,并向英国提出了建议,世界银行也答应提供资金。但在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埃及获得独立。1954年,英国被迫同意从埃及撤军,美国和英国切断了所有的资金。1956年6月,苏联以2%的利息向纳赛尔提供了11.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修建阿斯旺大坝。1956年7月26日,时任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计划利用运河产生的收入来帮助修建高坝。欧美国家断绝了包括阿斯旺大坝建设的所有资金支持,而苏联则提供了大坝建设的资金支持,以后埃及与苏联在政治和外交上保持了十分紧密的关系。
1958年,苏联开始为高坝项目提供支持,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阿斯旺大坝于1960年1月9日开始施工。1964年第一个大坝施工阶段完成,水库开始蓄水。1970年7月21日全部工程完工。1971年1月15日,也就是纳赛尔死后3个月,大坝经过10年建设最终由纳赛尔的继任者安瓦尔·萨达特总统宣布完成。大坝截流形成的水库定名为“纳赛尔湖”,以纪念为建设大坝作出贡献的前总统纳赛尔。1976年水库达到设计容量。苏联还提供了技术人员和重型机械。这座巨大的岩石和黏土坝是由苏联水利工程研究所和一些埃及工程师共同设计的。25000名埃及工程师和工人为大坝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阿斯旺高坝高111米、宽3.6公里,比1902年英国统治下建造的小得多的阿斯旺低坝具有更大的水利效益。随着阿斯旺大坝提供的水库蓄水量大幅增加,洪水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灌溉工程和水电设施能为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淡水和电能,解决了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淡水和能源供给。阿斯旺大坝截流了过去每年流入大海的32立方千米淡水中的大部分,或尼罗河平均流量的近40%。
大坝建设的是与非
多年以来,国际社会对于阿斯旺大坝建设褒贬不一。埃及著名地理学家兼作家哈比卜·阿耶布说,阿斯旺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水文政治行为”,这是“埃及人第一次决定管理尼罗河”。“大坝为埃及人提供了一个用自然赋予的水来发展农业和经济的机会,又让我们能够避免受洪水的危害。”大坝保护了埃及免受1972-1973年和1983-1987年的旱灾,这两次旱灾摧毁了东非和西非大部分国家的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高坝使埃及的灌溉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
大约50万家庭在这些新土地上定居下来。埃及的小麦产量在1952年至1991年期间增加了三倍。大坝建设的水电站于1967年发电。当高坝首次达到峰值发电量时,其发电量约为埃及发电量的一半(到1998年降为约15%),并首次为大多数埃及村庄供电,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农村和落后区域的能源供给。
很多英美学者和专家,以及在埃及亲欧美的学者和政治家一直在诟病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批评者认为,埃及是一个沙漠国家,97%的人口生活在绿色肥沃的尼罗河沿岸,大坝彻底改变了它与土地的关系。其中对于大坝建设改变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观点在20世纪后期被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学者接受,被写进世界各国的教科书,广为宣传。
从20世纪后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欧美国家在国际社会开展政治、社会、经济和外交活动的有力武器。阿斯旺大坝和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改变是现实存在的,在我们评估和认识阿斯旺这样一个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水利工程的时候,除了欧美著名学术期刊上的观点以外,还有冷战等其他的原因在影响文献。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
纳赛尔湖下努比亚古文化
阿斯旺是美丽迷人的土地,是中东的标志,以温暖的气候和罕见的植物岛为特色,努比亚村庄和岛屿的一些人依靠农业和手工制品作为生活来源。大坝建设蓄水以后,大坝后面的湖泊淹没了埃及努比亚人的家园,数万人被迫离开原来生活的土地。很多努比亚人已经在阿斯旺大坝及综合水利工程形成的新经济环境中找到新的工作机会,不仅是在阿斯旺的主要城市就业,而且也可在周围的岛屿提供社区服务和旅游服务。
阿斯旺在数千年前一直是法老王的墓地。由于大坝蓄水,会淹没库区的努比亚古迹。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开始担心这个古迹,包括著名的阿布辛贝尔神庙的命运。阿斯旺在古埃及时代被称为“索努”,意思是一个市场,这里是来往努比亚的车队的商业中心。法老们过去从阿斯旺运送粉色和黑色花岗岩和石灰石,建造金字塔。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一场历时8年的全球行救援行动,这个救援行动,主要由英美资助。很多原来的寺庙和其他有价值的古迹被搬到较高的岸边,重新按原貌安置。为了抢救努比亚文化,还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和挖掘工作,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物,很多可移动的历史文物被存放于纽约等世界四大博物馆内。
在库区的努比亚历史文化遗址被淹没以后,原来居住在那里的当地努比亚库区移民在水库岸边建设的新村有了新家,在移民新村里,这些移民也成为国家公园建立以后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保持了传统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也成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家也是游客来国家公园旅游的休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