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崔晓峰:中国始终做国际航空减排的务实行动派
记者:余瑞冬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8日
中新社蒙特利尔10月8日电 率领中国代表团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出席国际民航组织第41届大会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崔晓峰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民航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格局,推动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始终做国际航空减排的务实行动派。
崔晓峰指出,过去10年来,中国民航统筹发展与环境保护,通过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加强新技术应用、加大资金投入等,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中国民航机队有运输飞机4099架,平均机龄8.6年,燃效水平较2000年提升近30%,累计减少碳排放4亿吨;中国大中型机场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备安装率、使用率超过95%,场内电动车辆占比超过23%,机场电气化率接近60%。
他表示,中国民航绿色发展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民航的雄心在于行动,中国民航正在并还将以更多有力的行动和效果,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崔晓峰表示,国际航空与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机组成,事关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航空发展,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等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各国都应坚持低碳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应更早实现净零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援助,为国际航空减排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是只讲口号、不讲可行性和实际援助。
崔晓峰认为,国际航空减排合作应充分尊重各国在历史责任、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方愿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务实合作,支持国际民航组织在促进合作开展国际航空减排中发挥更有力的协调作用,在航空脱碳技术研发、推广及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等关键领域取得更有效的积极进展。中国在本次大会上呼吁各国在国际民航组织框架下充分协商、凝聚共识,促进低碳航空技术公平使用,构建公正合理、合作共赢、各尽所能的国际航空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全球民航业绿色复苏、低碳发展。
他表示,国际航空减排需要各国共建、共享、共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中国民航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民航零碳、负碳技术研发与储备,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行业发展空间。作为重要的航空脱碳技术,中国民航大学在大会前的创新博览会上介绍了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安全性认证的新路径,以及SAF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
崔晓峰强调,中国民航将不断加大以SAF为代表的航空减排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投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减污降碳,持续推动中国民航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以“重新连接世界”为主题的本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于9月27日至10月7日在位于蒙特利尔的该组织总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