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行五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李欣 发布时间:2024年5月30日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出席发布会,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监管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裴晓菲介绍,5月28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京举行,活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信托合作协议》。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近日在海南五指山举行,活动号召全社会凝聚合力、携手同行,推动生物多样性智慧治理、科学治理。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分享中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和履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展示了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将在广西南宁举办,将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举办一系列配套宣传活动。
张玉军表示,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稳步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法规标准制度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方法与路径,部署了重点任务。下一步,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力度,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关于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启动及资金调动情况,张玉军告诉记者,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成功引领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推动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于28日正式启动。昆明基金将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化运作,以无偿援助为主的方式为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的支持,推动实现“昆蒙框架”长期目标以及行动目标的达成。按照国际规则运行和管理,基金首批项目力争在COP16前落地。
有记者问到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聚焦长江流域的考虑和进展情况,裴晓菲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此次督察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也关注共性问题,同时考虑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等省域差异,找准各省市突出问题,将更加注重流域省域协同治理,更加注重从宏观中观层面发现问题,更加注重推进解决全流域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目前,7个督察组已全面进入下沉阶段,各督察组积极受理转办群众信访举报,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公开曝光两批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