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2021年以来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00余份
记者:岳艳娇 发布时间:2024年7月2日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把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大省作为云南种业振兴的首要目标,圆满完成了国家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进一步摸清了全省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成效显著。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可斌介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省主要栽培植物500余种,占全国的80%;72个畜禽资源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数量居全国首位;有记录的鱼类600余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数的近40%。2021年以来,云南省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00余份,采集制作畜禽、水产遗传材料57000余份。落实中央和省级支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各类项目资金达3亿元以上,全省现有省级以上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库(圃场区)99个,规范保存作物种子、植株和畜禽遗传材料近20万份,水产资源保护区面积达3万公顷。
云南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实施办法》《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1—2035年)》等一系列地方配套法规,均对促进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悉,云南省初步建立了农业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和系统保存体系,一大批珍贵的农作物、畜禽、水产、食用菌等野生资源、地方品种和栽培原种等资源得以收集保存。此外,云南省成立了一批相关科研平台,研究建立了一系列遗传材料制作与保存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部分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大型真菌、农用菌剂、病原微生物等基因遗传物质保存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下一步,云南省将主动融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国家种业振兴作出云南贡献。一是加快推进国家布局云南省的资源保护类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资源保护体系。二是加快申报和实施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隔离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收集渠道。三是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加快推进资源鉴定评价,提高资源利用能力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