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守护碧水蓝天,绘就生态画卷
作者:周海军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8日
常安纺织图。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上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狠抓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1月—11月,15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为100%,预计可实现全年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百分百目标。截至12月5日,海安PM2.5平均浓度为29.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3%;优良天数比例达82%。
完善机制,各项工作运行有序
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境质量改善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进展,亲自带队一线督查重点工程、重点信访,协调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各个议事协调机构围绕各自职能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工作专班,明确部门、区镇责任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区镇、部门实施在综合考核中占有较大权重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同时,根据年度、季度重点工作及时调整考核办法,有效调动了区镇和部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争取各项资源保障。市领导定期听取重点问题专题报告,在污染防治攻坚的人员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协调各相关单位、区镇抽调人员,充实攻坚督查力量。落实入河排口溯源排查、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监测站搬迁及能力提升等各项工作经费。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8个项目成功纳入中央、省环保项目库,3个项目成功申报重大专项,累计获得专项资金3450.25万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深走实
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充分发挥“前端预防”效果,合理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对现有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建议。重点关注通榆河一级保护区、生态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等优先保护单元,腾退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在严格落实保护区管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定位,因地制宜设定缓冲区域,守好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底线。以常安纺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两个专业园区为依托,配套废水集中预处理及中水回用、废气和固废处置“绿岛”项目,引导电镀、印染企业集中入园,实现集聚发展和统一管理。
加快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完成了9个重点行业816家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确定将307家企业纳入整治提升范围,133家企业完成整治项目。完成21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中期评估,累计实施中高费方案36个。对铝制品、家具、建材等行业开展专项调研,形成整合优化建议。在南通市率先完成“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编制,推动污泥焚烧处置、铝灰渣再利用、纺织废料燃料棒制造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集群固废共治。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常安纺织园为试点,建立基于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成绩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动态分配模式,通过总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22年上半年,园区产值同比增长19.3%,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完成两个省级以上园区限值限量管理总量核定和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利用园区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总量初步实时统计和动态预警。在此基础上,结合乡镇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工作,率先开展一般排口总量核定,逐步拓展限值限量管理覆盖范围。建立总量储备库,指导督促各区镇开展总量减排核算,严守总量审核关口,为39个优质项目提供总量保障。
综合治理,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强化水环境治理。系统分析海安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短板,坚持做到联动响应快速化。建立工作专班,每天组织开展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综合巡查,联合执法夜查。定期印发水质通报,汇总监测监控和巡查发现的问题,形成“部门—区镇—村”三级响应机制,实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溯源分析智能化。累计建成3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精准分析水质波动区间。完成所有二、三级河道和部分四级河道9000余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同步实施整治;源头治污工程化。全年实施44个水污染防治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天,延伸污水管网40公里,完成14000户分散式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治理池塘面积约5000亩;生态修复精准化。在全省率先探索农田退水治理“四模式”,全年完成8100亩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工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建成11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安全缓冲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和处理规模全匹配。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源头治污,从年初开始,对家具、机械等行业开展源头替代,全面梳理、分类整治项目327个。末端治理同步,8月底,率先完成377家活性炭使用单位排查,发现并交办问题165个。动员8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安装RTO等高效废气处理设施,累计减排VOCs约325吨。完成22台4蒸吨以上生物质锅炉超低改造和1300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重新划定高排放柴油货车禁行区,扩大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降低移动源和生活源污染影响。
加强土壤固废安全管控。进一步强化土壤源头监管联动机制,制定建设用地“双核查表”,将环保准入要求作为供地先决条件,前三季度重点建设与供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全面梳理疑似污染遗留地块,共梳理遗留地块12块,全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保障用地安全。印发《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及一般固废污泥申报工作方案》,细化固废跨省转移备案程序及一般固废污泥申报程序,明确产废企业在固废转移及处置全过程的主体责任。对331家危化品生产使用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完成问题整改164个。排查全市登记注册的82家一般工业固废经营企业,注销未实际从事经营的企业,对经营范围与实际经营不相符企业开展现场检查,严肃查处一般工业固废非法转移处置“黑色产业链”。
规范执法,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从严执法。今年以来,“双随机”检查污染源企业665家,开展标准执法3991次、快捷留痕2101次,组织各类专项执法行动56个。累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00件,罚款金额1792万元。运用“4个配套办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5件。规范案件办理流程,印发《海安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件责任过错追究制度》,落实承办人负责制,严格法制审核。邀请专业律师、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进行环保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
科技执法。广泛应用无人机、热点网格、走航监测等“空天地”一体化新技术新装备开展专项执法,有效提高执法质效。根据无人机、走航车查实办理案件共30件。强化非现场监管,明确专人专岗统筹分析各类监测监控数据,健全执法与污染源监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精准打击。今年,根据自动监控和用电监控数据查处案件分别为12件、两件。
文明执法。印发《南通市海安生态环境局常见环境违法行为标准化执法规范要点汇编》,持续推进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以文明高效的执法行为实现对污染源的有力有效监管,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执法对象信服。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各项工作平均满意度达97.35%。
严守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狠抓环境安全。今年以来,累计完成360家企事业单位备案工作。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发现问题隐患264个,移送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线索、应急水源地风险防范设施隐患14条。常态化开展核与辐射管理业务培训,“双随机”检查辐射单位41家,立案查处1家。
做好信访舆情工作。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区镇和局内部信访调处机制,对重点难点信访和舆情问题实施市、镇两级领导包案制度。在每个信访案件全面查清、从严查处、彻底整改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借助各方力量联合化解。强化公众交流,分区域设置单独信访热线和工作微信,通过公示牌、联系卡对外公布。召开环境守护者座谈会,邀请自媒体做好正向引导。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24%。
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在政府层面,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组织学习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意识。将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对机关部门、区镇街道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
在企业层面,以“千人进千企”为契机,组织120名生态普法宣传志愿者结对120家企事业单位,共开展活动94次,出动450人次志愿者,服务653家企业。印发《2022年海安十大典型案例》手册,助力企业提升守法意识。组织3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企业召开座谈会,举办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改造升级,提高守法意识,解决环境问题。
在公众层面,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期间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积极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提升能力,锻造环保铁军队伍
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重点整治思想认识不到位、作风懒散漂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提升凝聚力和执行力,打造一支站得住、顶得住、靠得住的队伍。狠抓能力提升,建立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海安生态环境局科室、分局结队,推行全员执法,形成要素管理与一线执法的优势互补。开展实战比武,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获2022年度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技能竞赛个人团体“双第一”。逐步配齐无人机、无人船等现代执法装备,购置70台/套监测设备,开展装备应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动执法监测能力科技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