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正文

习近平引经据典谈生态文明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0-06-24    点击:

习近平引经据典谈生态文明

2019年02月12日 15:17:23来源: 求是网 作者: 钱坤 编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3期《求是》发表题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文章,不仅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还引经据典介绍了中华文明中丰富的生态文化。一起学习涨知识!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总书记说: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引用古典名句: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出处:《易经》

  释义: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现象,就能了解、掌握它的变化规律。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礼仪,才能实现教化天下的目标。


  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出处:《易经》

  释义:学习天地运行的道理,运用实际合宜的道理来引导民众生活处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释义: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出处:《孟子》

  释义: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按照季节砍伐树木,那木材便用不完。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出处:《荀子》

  释义:草木开花生长之时,不能进山林砍伐,不能砍伐幼苗,不能断绝它们的生长。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出处:《齐民要术》

  释义: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


  提及典章制度:


  虞衡制度


  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保护自然的律令


  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总结历史规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学习笔记”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古代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变化和文明演进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同时也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而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实践中探寻规律方法,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应有之义。

标签 - 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引经据典,生态,求是
网站编辑 - 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