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正文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生态文明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1-09-13    点击: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生态文明

作者:吕博文 发布时间:20219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确立不仅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伟大创造,更是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定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的生态文明道路,作为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极大丰富扩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内涵。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环保工作的延续或升级,也不止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来理解。本文从哲学、政治、历史和实践4个维度,阐述生态文明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乃至引导人类文明走向和谐共生新阶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闪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生态文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自然界是人类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和客观基础。自然界不会自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要生存就必然作用于自然环境,所以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传统工业化模式假定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且是无价的,片面追求发展生产力忽略了资源环境的节制开采和高效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制约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对自然掠夺式开发继续发展的恶性循环。生态文明代表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包含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和高效利用,是指导我们走出经济社会发展误区,克服工业文明弊端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文明范式。

 

生态文明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从属性和被动性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充分暴露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人类社会发展基于人的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必然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协调阶级矛盾、公平分配财富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在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的全面优化,达到和谐共生的整体进步状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智慧

 

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形成历程表明,“五位一体”对应着“五个文明”。在这其中,作为突出地位的生态文明不仅是其他“四个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生态文明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又是“四个文明”的有机统一。建设生态文明,目的就是校正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物质文明建设要改变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政治文明建设不能无视生态环境,要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生态法制和行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要传承发扬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文明建设要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形成人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进入社会文明整体进步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是“四个自信”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生态文明这一重大命题和重要思想的提出,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尚无先例,主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底气和魄力,充分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西方文明发展道路的重大区别在于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划时代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来源,自古留下的“道法自然”和“依正不二”闪耀着恒久不变的思想光芒。

 

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崭新活力

 

历史地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探索自然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提高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兴衰史。四大文明古国的兴替体现出,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人与自然的兴衰具有同时性。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与自然关系极端对立,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污染防治,缓解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此时人与自然的兴衰具有延后性。以史明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大科学论断表明,自然不仅只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更是孕育了人类的母体。人作为生命有机体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自然组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

 

现实地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文明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科学依据是地球上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理论渊源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拓展升华了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正在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谱写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伟篇章

 

从国内看,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的重要特征。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环境资源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紧紧牵住“降碳”这个牛鼻子,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赋予生态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

 

从国际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新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地球的资源储量和环境承载力有限,从气候谈判到生物多样性公约,其核心实质仍然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若跟着西方工业文明亦步亦趋,既没有足够的资源环境实现民族复兴,也没有健康稳定的外部环境保障安心发展。生态文明是摆脱西方工业文明桎梏,发挥后发优势和实现弯道超车的根本途径和唯一解决办法。实际上,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正是工业文明开始转型的标志。由此可见,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当今世界已轮到西方看向东方。

 

生态文明的旗帜必须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也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载体。生态文明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