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动绿色发展 全面开启天津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作者:牛桂敏 王双琳 叶冬娜 刘俊利 王芳 席艳玲 常烃 发布时间:2021.03.1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牛桂敏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是“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之一,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和保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需落实三项措施:
一是统筹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完成《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修编,同步推进各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整体利益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统筹和综合平衡各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绘制天津市域国土空间发展的“一张蓝图”。统筹推进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的划定和实施工作。
二是加强制度约束,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国家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等特殊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政策。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运行和监管体系,整合各类用途管制依据,优化用途转用审批、许可程序。实行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用法律制度筑牢自然生态安全防护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让自然生态能够得到休养生息。
三是大力实施“871”生态工程,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原则,加强七里海、北大港、大黄堡、团泊洼等875平方公里湿地保护和修复,落实退耕还湿、河湖水系连通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津城”“滨城”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加大增绿、补水力度,构建贯穿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严格153公里海岸线保护,全面实施“蓝色海湾”规划,开展岸线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统筹协调 健全生态文明领域体制机制
王双琳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必须着眼长远、久久为功,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要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为抓手,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为建成大绿大美、舒适恬静、宜业宜居的高质量绿色城市筑牢基石。
一、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政策布局。坚持“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协同性”的原则,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整体谋划资源循环使用策略,并借助智能化升级、清洁化改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要继续打破地域思维,以深入推进“871”生态工程为抓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区域的生态治理中展现天津作为。
二、形成合力,协调畅通体系构建。优化治理结构,描绘共同愿景,找准统筹抓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明确职能边界,理顺权责关系,形成包含统筹部门、法定机构、行业部门和公益组织在内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形成多元化的分工协同、行动协调的区域治理体制,助力天津在制度严格、履职尽责、执行到位、惩处得力等方面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三、社会联动,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产权交易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实现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加强环保宣传、推动自然教育、弘扬生态文化,激励社会个体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觉意识。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健全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途径,完善监督举报、环境公益诉讼等机制,激活公众参与环境污染监督治理的社会力量。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促进绿色生活方式有效转型
叶冬娜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从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绿色消费、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鼓励绿色出行等多方面协调推进。
第一,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天津作为全国低碳城市,可以组建低碳生活联盟,通过开展低碳生活网络达人评选等方式,调动大众践行绿色生活的积极性。同时,应积极发挥公务员、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引领生活绿色化潮流。建立宣传教育联动机制,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绿色系列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活动,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
第二,完善绿色消费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等节能环保新产品。要强化“禁塑令”,完善城乡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阶梯水价等价格调节手段,对皮草服装等奢侈品增收消费税,以这些硬措施、硬手段,促使公众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比如可对新能源产品进行优先采购,以扩大绿色产品市场。
第三,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减轻末端处理压力。倡导厉行节俭,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抵制过度包装商品;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争做“光盘族”,理性消费外卖,减少外卖垃圾产生量;推行“净菜半净菜进城”,减少易腐垃圾产生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和督导,推行物质奖励和诚信积分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第四,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引导绿色出行。全面推行城市公交系统实现清洁能源车辆全覆盖,提前布局建设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设施,积极探索发展氢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共享出行,引导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发展,推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规范发展,鼓励引导新能源小客车分时租赁发展,鼓励市民合乘(拼车)出行。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生产绿色化 打造生态型经济体系
刘俊利
“十四五”是经济绿色转型攻坚期,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打造生态型经济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第一,推动增量添绿、存量变绿,提升产业体系绿色化。一是优选增量,为产业体系添绿。强化产业增量的资源环境硬约束,制定产业发展准入清单,按照环境准入标准遴选新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适宜型绿色产业,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创新管理模式,打造绿色产业样板。二是调整改造存量,使产业体系变绿。接续化解“三高”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绿色+集约”方向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绿色智能制造体系,以数字技术带动产业链绿色升级,突破绿色技术瓶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标准,建立重点行业绿色评价体系。
第二,坚持循环生产、绿色转型,促进生产过程绿色化。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共生。全面推行循环生产,加强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及产业间的横向耦合,促进企业、园区、产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打造跨产业生态链。二是发展绿色典型,布局绿色细胞。按照产业互补、合理集聚、链条完备、管理规范的原则打造绿色园区,夯实环保基础设施,提高环境监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园区绿色管理能力和生产的循环、清洁水平;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改造优化绿色供应链,创建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工厂。
第三,打造能源创新示范高地,推动产业运行低碳化。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比重,不断提升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提升电气化水平,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实现多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二是接续实施能耗“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速用能方式清洁化低碳化,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化工业用能系统,提高工业余热、热电联产等供热占比,探索钢铁、水泥等领域电能替代路径。三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探索城市用能新业态。加速交通节能、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加快“公转铁”“散改集”,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强化工业节能标准引导,加速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王芳
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要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一、加强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顶层规划。天津应与北京、河北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生态整体规划,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将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统一污染排放标准、环保执法标准。同时,充分认识到京津冀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又兼具典型的跨区域性质的特点,以协同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建立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体制,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为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京津冀地区由于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差距大,产业互补性不足,造成了三地协同发展滞后的现状。应对三地现有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内部竞争消耗,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产业体系科学布局。
三、加强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市场化水平。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突破口,建立三地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降低成本、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促使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地区实现碳达峰提供有效助力;制定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生态项目资金渠道的多元化,提高生态资源富集区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为天津“871”工程的顺利推进和三地生态协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加强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数字化建设。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让三地通过数字平台实现线上同时办公,消除空间距离带来的工作隔阂,提高三地信息交流效率,实现统一标准、统一惩处、统一公示。同时,以数字资源为纽带,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大生态环保监督力度。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收集整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掌握实时动态,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立体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席艳玲
立体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利器。“十四五”期间天津要继续打好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立体化防治体系。一是持续协同推进“保蓝天、保碧水、护渤海、保净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面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高质量推动海河水系及渤海湾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二是实施跨领域污染的系统治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面源污染等地表性污染治理与地下水“防沉”、“防渗”协同治理,强化陆海统筹、河海共治。三是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相结合,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相结合,严格实施“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强化311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精准管控,构建覆盖全域、更加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实施一批重点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加快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第二,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完善立体化污染防治技术手段。一是围绕打好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环境污染领域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复合型污染、新型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同时依托技术进步推动污染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做到精准施策、科学治污。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污染防治赋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环保智能监控网络,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智能化监测、识别、预警、诊断,全面提升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第三,围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打组合拳,优化立体化污染防治工作方式。一是持续完善天津市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方案,加强对重点污染问题、地区、行业的督察。二是进一步严格污染防治执法工作,继续严厉打击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三是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环保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第三方治理,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
加强环境整治统筹 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常烃
持续打造更加绿色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是我市“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重点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有效配置以及加强自我造血能力建设。
第一,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缩小基础设施方面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调整和改善区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不均衡问题。鼓励支持环境设施共建共享,城郊村加快环境设施与城镇接轨,偏远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环境设施。补齐农村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二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个性化发展,方便城乡居民公平便利地享用生态产品。优化城乡生态景观布局,提升现有景观质量,扩大人均绿地面积。强化环境污染控制与监测、垃圾收集与回收处理、污染净化和废弃物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第二,加快城乡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有效配置和统筹发展。一是建设城乡融合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及时调整公共政策着力点。加强市—区—镇—村纵向协同,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充分利用村委会在农村的号召力,执行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同时聘请环境监督员,利用信息技术,依法对乡村环境建设实施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环境建设与治理的工作协调机制,克服区域管理、条块管理带来的体制机制不顺畅和“空白点”问题。使各部门发挥协同联动作用,实施一站式服务,大幅提高相关事项的办事效率和后续服务保障。
第三,着力完善城乡环境建设与治理的自我造血功能。一是加强基层技术与人才建设,保障环境设施的后续管护服务和增殖发展。降低基层生态环境设施的技术维护门槛,培养农村自己的生态环境监管人员。二是以外部活动助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全域旅游完善改善基层环境和公共设施,在运河治理的同时结合旅游功能修建健步道和亲水平台等。三是开展城乡居民环境建设与治理“文明有我在”行动,树立一批社区、村组治理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奖代补推进特色环境治理方案。养成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共建共享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