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蔡治国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3日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复合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做好黄河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这篇大文章,对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污水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矛盾、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支撑了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14%的经济总量,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近年来,流域水资源量持续减少,流域相关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地表水用水量已达44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在黄河流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最大的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战略举措。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加强黄河流域污染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黄河流域城镇生活和工业废污水排放量已突破每年40亿立方米,主要纳污河段以约37%的环境容量承载了流域约91%的入河污染负荷,属严重超载。2020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国控断面比例为80.7%,仍存在4.3%的劣Ⅴ类断面,水污染防治压力依然较大。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一步降低入河污染负荷,对持续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扩容、保障水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强烈干扰,造成流域天然湿地面积萎缩、河湖生态水量不足、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将污水经过一定处理使其生态品质进一步提升后,利用干涸河道或坑塘存续后再行利用,既能发挥资源化利用作用,又补充了河湖生态水,对推动流域生态扩容,维持河湖生态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污水资源化利用前景广阔
黄河流域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大,部分领域具备一定基础。据统计估算,黄河流域每年城镇和工业废污水排放量44亿立方米,农业退水量67亿立方米,煤矿矿井疏干水在40亿立方米左右,各类排水量合计约150亿立方米,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目前,黄河流域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工业聚集区均基本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达到了相应排放标准要求。在黄河流域城镇和工业领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黄河流域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需求量大。黄河流域大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但目前再生水利用率却不足10%,《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市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30%”的目标。黄河流域作为“能源流域”,分布有大量工业园区以及火电、煤炭和石油开采、煤化工、金属冶炼等高耗水行业,2020年工业用水量达57亿立方米,整体用水需求也较大,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提高再生水用水比例也是园区和企业缓解用水压力的主攻方向。
黄河流域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有着显著生态环境效益。“十四五”期间,按照黄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的底线目标要求,每年可削减直接入河排放量约两万吨COD、两千吨氨氮,从而进一步改善黄河干支流水生态环境质量。除城镇生活污水外,合理有序推动基于生态保护的矿井水综合利用和主要灌区农业污水收集处理、就近灌溉回用等相关探索试点和实践,可有效缓解黄河流域典型行业污水“零排放”压力,推动农业面源治理,进而实现产业健康发展、污水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治理协同发展。
面临的挑战
黄河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但仍需整体性系统性谋划。继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之后,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制定印发《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等文件,有力推动了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但鉴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特点,针对黄河流域以及重要典型支流流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顶层设计及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尚需进一步统筹谋划。
二是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前景广阔,但各方积极性仍有待提高。目前相关管理制度、价格机制、税费政策、激励措施、资金投入、运行管理等诸多方面尚不够完善,难以全方位调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供水企业、用水大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污水资源化利用有一定基础,但科技支撑和技术研究仍待加强。由于部分工业园区污染因子复杂,废水中存在有毒有害特征污染物,影响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导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难度加大。流域典型灌区农业污水产生量大,但由于退水时段不集中,收集回用成本较高和技术难度较大。黄河流域典型煤矿矿井水涌水量大且全盐量较高,部分区域矿井疏干水回用于景观水系、植被建设和河湖补水,但缺乏相关科学论证、技术研究及行政许可,存在一定生态环境风险。
关键对策与措施
鉴于黄河流域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一是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整体性、系统性谋划。从流域层面落实“四水四定”要求,系统谋划黄河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总体布局和策略。重点探索流域内用水矛盾较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的湟水、窟野河等重点支流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二是建立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完善政策体系、标准制度、统计评估方法等,形成符合黄河流域特点、基于生态环境导向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污水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和可持续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成功经验。
三是重点加强污水资源化利用科技支撑和技术研究。统筹协调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对污水资源化利用各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破解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难题。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再生水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强化水质稳定达标和分质供水能力。推动化工、钢铁、有色、火电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升级,提高再生水使用比例。探索流域大中型灌区农业污水收集处理和就近灌溉回用模式。结合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基于不同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下的矿井水排放控制及管控要求,协同研究典型区域矿井水排放管控及生态保护治理修复模式。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