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提供多元方案
——核电领域专家谈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张廷克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核电技术作为重大成果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核电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并再次强调“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变革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核能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核能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是全面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56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容量2539万千瓦,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二。核电发电量在当前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达到了5%左右,较十年前的约2%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核电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二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明确的性能指标对照,我国核电机组的WANO综合指数满分比例和WANO综合指数平均值均高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主要核电国家。
二是率先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示范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全面加强核电自主创新,实施国家核电科技重大专项,我国核电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已相继建成投产,并实现批量化建设,“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有序推进。
三是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核能产业链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已形成了每年10台/套左右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主设备制造能力,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有90%以上,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
四是核能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涉核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中俄核能合作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项目2台机组投产、4台机组开工建设。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成功出口4台核电机组,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工作已全部完成。我国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已正式发布实施;核领域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已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发展核能已成为我国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项。综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及国内相关权威机构研究成果,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需要保持每年8台左右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核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加快增长,发电量将大幅增加;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需要达到10%左右,与当前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到2060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需要达到20%左右,与当前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此外,通过开展综合利用,核能还可以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综合考虑核电及核能综合利用,预计2060年我国核能碳减排贡献度将达到1/4左右,将为我国建设富强、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