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问题导向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作者:黄磊 鲍鹏程 发布时间:2023年1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从提出、部署再到落实,不仅体现了我国推动实现全球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更彰显了我国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与大国担当。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双碳”进程,但“双碳”落实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亟待破解。
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问题凸显
一些地方对“双碳”概念的理解仍较为片面。一是对碳达峰存在认识误区,一些地方误以为碳达峰时间节点即将来临,那么在碳达峰之前应加大排放,以获得一个较高的碳排放额度峰值基数,之后在基数上再减排。这种看法没有认识到碳峰值越大,此后的碳减排难度越高,为之付出的成本也越大。二是对碳中和缺乏整体性认识,现实中一些企业自称已实现碳中和或即将实现碳中和。这种看法没有认识到微观主体无从核算其是否达成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个宏观概念,在宏观层面讨论才有意义。
一些地方冲高峰和运动式减碳倾向还未彻底扭转。面对“双碳”目标,一些地方大搞“碳冲锋”“碳跃进”,未批先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攀比提前达峰时间,使得碳达峰走调变形。一些地方采取不切实际的行动,通过拉闸限电对所有煤电机组采取“一刀切”方式,简单粗暴地关停能耗较高的传统产业,动摇当地经济基础,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此外,部分企业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缺乏数据基础,提出的碳达峰值远高于当前水平;有的企业编制方案没有深入研究碳减排路径,提出的工作举措不切实际,难以完成碳达峰目标。
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尚未全面形成。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整体产业结构存在着过度依赖资源、资本、环境投入等问题。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偏重于资源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基础薄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制造业比重大,碳排放强度仍然较高。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目前仍存在着土地要素制约、淘汰落后产能等困难,面临着世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核心高新技术封锁等带来的产业结构高端化挑战,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进展缓慢。
化石能源主导型能源结构转型难度较大。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被概括为“一煤独大”,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严重制约碳减排进程。从1950年—2020年我国碳排放来源占比看,煤炭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至73%和43%,能源供应压力较大。新能源储能技术尚处在发展初期,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规模,使得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高效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一个较长过渡时期。
低碳技术水平与要素不充分不平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绿色低碳技术整体仍处于“跟跑”状态,绿色低碳重大战略技术储备不足。受制于低碳政策支持精准性不够、低碳技术转移平台不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干扰,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较少。同时,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和流动水平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低碳技术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影响了我国“双碳”目标进程。
多措并举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全面加强“双碳”目标内涵宣传。国民教育体系上,将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纳入教材修订范围,增强民众对“双碳”的认知度。媒体宣传上,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和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推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理念深入人心。干部培训上,分批次、多层次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培训。
构建科学完善的减碳治理体系。切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各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行动方案制定切合实际和扎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和时间表,逐步建成省市县三级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快完善“双碳”综合评价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用好碳交易市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适度提高居民生活用电、供气、供暖在高峰期使用价格,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动员社会主动参与,倡导企业建立碳核算机制,对碳排放强度与总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倡导居民开展绿色出行、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
加快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型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绿色高效产业链,优化制造业结构。积极发展低碳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优化各行业内部结构,提升各行业整体能源效率和碳排放效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用绿色低碳技术、工艺、设备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提升绿色低碳化运营企业比重。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工业示范园区逐步向全国推广。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低碳清洁化。实现“双碳”目标,前提是能源体系的转型,即从化石能源为主体系转向新型清洁能源体系。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等低碳能源和零碳能源,逐步替代大比例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重点发展氢能产业,构建氢电协同的清洁能源体系,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比如,成立跨区域氢能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指导氢能上中下产业融合发展,选取氢能发展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进行氢能储存港口建设,成熟后在内地科学论证选址有序部署氢电站。
大力支持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组建一批专业化队伍,紧紧围绕气候变化影响以及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技术需要,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夯实低碳技术研发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保险和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提升东部地区低碳技术研发支持精准性,同时强化低碳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渗透能力。加快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与应用。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国际合作平台,搭建国内外产学研三方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加强低碳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