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红线真正成为守护生态安全的护栏
作者:李莹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7日
自然资源部近日宣布,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让人类的开发有了边界,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难,严守更难。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一边与自然资源部共同推进红线划定和评估调整,一边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只有切实加强监管,让红线真正发挥出刚性约束作用,国家生态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近年来,各地不断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并加强“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国土开发格局不断得到优化。但在个别地方,生态保护红线并未真正成为“高压线”,而是被当成了“弹簧线”。有的地方以土地综合整治名义随意调整生态保护红线;有的地方大幅调减生态红线范围,为项目开发让路,使违规问题合法化。
无独有偶,随意践踏生态保护红线的问题也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部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的过程中发现,生态保护红线内仍存在一些占用生态空间、破坏地表植被、影响生态功能的问题,如非法采石挖沙等矿产资源开发建设活动、道路修建手续不全开工建设或建设超出审批范围、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的畜禽养殖、未经审批开展林地采伐等活动和行为等。
这些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对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约束认识不够,监管存在宽、松、软等问题。随着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全面完成,尤其是在当前各地想方设法积极恢复经济的大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更要加强。
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作用的认识。生态保护红线筑起了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所保护的生态资源,承担着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重要生态功能,决不允许被任何人践踏。如某地违规侵占生态保护红线,投资8亿元建设的风电场,启用不久就被拆除,经济代价、生态代价令人痛心。各地要认清形势,决不能抱侥幸心理,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真正担负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要加强监督,杜绝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宽、松、软等问题。某涉及侵占生态保护红线项目曾被有关部门查处累计达40多次,但项目仍“野蛮生长”,充分暴露出个别地方执法监管不严等问题。如今,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已投入运行,平台综合利用卫星资源,能够及时监测预警生态破坏风险。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区域不再是一地的“自留地”,个别地方罔顾职责,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鞭子重重举起轻轻放下”等做法,必将受到相应的惩处。各地要尽职履责,敢于动真碰硬,强化对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要加快制度创新,为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提供制度保障。有了制度保障,各项监管举措才能落到实处。如陕西出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制规则,全面加强秦岭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山东济南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这些举措有力地强化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约束作用。各地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锻炼队伍,提升监管执法的有效性。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守护生态保护红线,事关子孙后代。各地要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让其真正成为守护我国生态安全的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