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需要用理解促进行动
作者:程维嘉 发布时间:2023年7月12日
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也是全国节能周的第三天。今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
为做好预热和宣传,生态环境、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各领域都开展了不少工作,健步走、模拟法庭、开放日等活动精彩纷呈。笔者与身边亲友也跃跃欲试,参与了多个节能降碳线上答题活动,然而竟没有一次是首次答题就能拿到满分的,不禁汗颜。看来节能降碳这道题,要答对答好并不容易。这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当前,节能降碳的宣传开展多年,宣传效果如何?一般来说,绿色低碳生活小窍门等应用层面的常识易于理解和掌握,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电、节气、节水等,对公民个体而言也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因而比较容易被接纳和推广,一些耳熟能详的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由于节能降碳的内涵其实远比个人生活领域丰富得多,不少公众缺乏直接参与低碳经济决策和绿色生产实践的主观经验,对社会生产领域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知识还存在盲区。相对生活常识而言,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知识和政策法规也复杂得多,对相关信息的系统获取与准确理解有一定的门槛。这就造成部分公众对专业领域的政策和知识望而却步,难以参与相关实践。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节能降碳在理念和行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落差。尽管很多人在态度上支持绿色低碳理念,也掌握了一定日常行为层面的要求,但是如果无法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理解和认可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一些具体务实的政策缺乏了解,又不具备相应知识,就会陷入知易行难的困境。当个人的经济利益与整体的环境收益产生偏离甚至冲突时,理念不牢就容易导致行为上的动摇。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仅仅停留在了解宽泛概念、满足于日常生活层面还远远不够,对全民理解和践行节能降碳的要求有待升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和行动的断层不是通过一再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就能弥合的,需要用理解促进行动,而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政策信息和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节日年年有,活动常常办,公众要从相似的活动中看出区分度,在每一次参与中都有所收获,就需要跳出个人行为习惯和感性认知经验,在绿色低碳思想的层面看得更广一些、了解更深一些、理解更多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认可节能降碳行动背后的深意和逻辑,从而用理解促进行动,用行动践行理解。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任务时不我待,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警告我们节能降碳刻不容缓。节能低碳不仅和每个人的生活直接相关,更已融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国家发展、全球稳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公民在节能降碳行动中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益和权利,也要关注他人、社会、后代甚至整个自然界的利益和权利。不仅要从身边小事开始养成常识性的行为习惯,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不仅是被动接受行为常识的宣贯,也要主动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和知识技能,从本地区、本行业入手,积极应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增添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