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欣欣 张春燕 何寿强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8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要求,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本课题组认真分析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现状,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当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课题组设计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为查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数据支撑。调研发现,当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存在短时效果突出、志愿服务专业水平不高、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短时效果突出。在课题组收到的调查问卷反馈中,57.6%的受访者一年参与志愿服务1—2次,仅有13.4%的受访者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达到一周1次(以上);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类型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68.44%)和“义务植树、清理垃圾等环保实践活动”(67.11%)为主,“为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咨询、诉讼服务”“促进环保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类型占比较低。
目前,大多数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形式化”“盆景化”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停留在“宣讲式环保”“传单式环保”“过场式环保”阶段。在街头广场树立环保主题宣传牌、集体清理街道河道垃圾、举办环保主题宣讲等依然是最主流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模式。这些活动带来的效果只有短时效果,老百姓过来图个热闹,做一次热心的“吃瓜群众”,真正的生态环保意识并没有入心入脑转化为实际行动,导致活动效果不够理想,打击了志愿者们继续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专业水平不高。目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参与主体以广泛性的群众参与占据绝对优势,主要集中在日常的义务植树、净滩行动、垃圾分类以及对企业违法排污的举报等方面。在课题组开展的问卷反馈中,一些志愿服务组织面临因专业性不足导致的宣教方式吸引力不强、公众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生态环境部门正在推进的工作之中,也希望政府部门在环境公益诉讼、环保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更多指导、培训和支持。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意愿和需求激增,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环境问题调查、生态环境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领域,需要志愿者具备生态环保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专业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部门、环保专业机构、环保公共设施开放单位等为主,但大部分活动集中在六五环境日期间,长期、持续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难以满足公众需求。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不足。“志愿者无报酬,但志愿服务有成本。”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志愿服务的行为主体承担者,不得获得利润和物质报酬,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公共服务生产活动,其本身必然要以一定的社会资源作为生产原材料,需要成本投入。通常,志愿服务组织者需要为志愿者提供场地、保险、误餐费等开支与基本的福利保障,由于经费、场地条件的限制,志愿服务活动难以高质量、常态化开展。
在课题组开展的问卷反馈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是志愿者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面临的第三大阻碍,仅次于“不知道从哪儿获取参与的渠道或者信息”“没有时间参与”;针对环保组织负责人的调查显示,24.59%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是“自筹经费”,占据经费来源的第一位,“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支持”“公众募捐”也是获取经费来源的有效渠道。因此,对环保组织来说,“缺乏经费支持”和“缺乏激励机制”是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最主要的瓶颈。志愿服务只有得到适度的激励,才能使其行为得到强化与持续化。《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 (2021年)》显示,有16.9%的公众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而选择不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这也制约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志愿服务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流程不具约束力,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缺乏服务团队与服务对象的对接平台”是影响环保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瓶颈之一。此外,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存在服务内容与形式和社会实际需求不契合的问题。一些地方在实施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搞清楚帮扶服务对象需要什么,尽管志愿服务组织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并未百分百理想。
对策建议
当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正处于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供给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目标任务,需要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调研组为此提出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指导以及顶层设计,并为志愿服务提供政策支持等。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政治方向。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内组建党支部,把党建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党组织定期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吸收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的积极分子入党。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把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打造更多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渠道。建议生态环境部门与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科学规划,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高校社团等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和公众人物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公信力和知名度;开展特色品牌表彰活动,发挥品牌活动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广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
加强专业指导,确保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效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内容广泛,专业化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加强专业指导,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依托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力量,结合志愿服务工作需求开发系列培训课程,开展志愿者岗前基础培训、项目知识技能专项培训、志愿者骨干管理培训等;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加强对生态环境志愿者骨干的培养,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志愿服务案例库,及时交流创新项目活动形式,提高志愿服务成效。
加强政策支持,确保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常态有序。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制定,保障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如完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强化志愿者权益保障,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自然保护地及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通过财税制度和其他激励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牵头成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基金,形成以政府拨款、市场捐赠、社会捐助为重点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模式和资金支持网络;完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荣誉制度和激励机制。
“时时可为、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是志愿服务的终极目标。在新时代,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吸收专业能力强的志愿者参与到生态环境执法监督中来;对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入生态环境部门;广泛委托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生态环境事务,扩大生态环境事业的同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