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审计助力新时代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张世雯 陈爱东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4日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从时间脉络来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来论述,对国家审计特别是环境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布置了新任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强调推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形成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自然资源环境审计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6月19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决定》。2021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正式实施。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环境审计成为加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西藏实践。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开展环境审计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手段,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环境审计,可以进一步落实落细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促进西藏各项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环境审计过程中,了解、评价环境治理领域,国家每年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监督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自然资源环境政策是否得以有效执行,环境审计已经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西藏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的问责阶段,环境审计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纽带。
二、环境审计是西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西藏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要深入系统地思考在新形势与新要求下,把握环境审计的历史使命与基本方向,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藏一些地方自然资源开采较无序,管理较粗放,如今,面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果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将会严重制约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必将成为阻碍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时代对环境审计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环境审计对于经济主体执行国家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预警与纠错,利用环境审计的土地资源审计、矿产资源审计等办法促进西藏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合理配置要素,节约利用资源,加强技术研发及环保投入,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使西藏一些市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西藏加强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
随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政府对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对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及经济主体监督考核的内容不仅局限于经济业绩,还将包括环保业绩。环境审计的主体不仅局限于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也将逐步参与进来,共同为建设绿色发展的新西藏而努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培养专门性审计人才,确保环境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新时代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政策性、专业性强。目前,西藏审计人员大多具有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然而,环境审计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十分复杂,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极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多种专业知识。随着西藏环境审计的日益迫切需求,依托西藏高等院校开设审计专业,加大环境审计人才培养力度,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与资源管理及环保部门联合审计。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据专门的工作指南,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得出审计结论。借助大数据审计可以快速构建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对西藏环境审计数据开展深入、复杂和综合的分析。西藏环境审计已率先利用五级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价经济主体自然资源环境项目绩效,使西藏环境审计工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环境审计范围涉及面广、针对点多,不仅包含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每个领域都有专门的环保专业标准。西藏地域辽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差异较大,这就需要西藏各地结合实际,审计部门整合内外部资源,总结环境审计工作经验,开拓思路、大胆尝试,以协同合作的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去解决困难,与资源管理、环保部门共同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如在进行重大环保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审计、环境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履行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审计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人员架构,将环保部门、资源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审计专业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理论功底及实践经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请进来”,共同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有效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确保自然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推动西藏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加大西藏环境审计宣传力度,让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监督。环境审计作为新时代一项新的监督方式,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尚未引起全社会的广泛了解与关注。如果西藏的一些地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对环境审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那么将缺乏对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应有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环境审计的重要性,使群众明确环境审计的目的和内容,从而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氛围,为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资源环保项目,可以探索建立阶段性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机关通过出具审计报告,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进行跟踪检查、责任追究。同时,向全社会公开审计结果,搭建互联网公众参与平台,有助于群众关心了解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积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责任追究,对存在问题的被审计单位形成威慑,让环境审计结果产生直接的约束力,促使其积极改进,及时纠正偏差,有效执行审计结果。
新时代新征程,环境审计助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推进生态审计与环境治理监督协同的切入点,又为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良好基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资源环境审计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加强学习,开展工作,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动美丽西藏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新时代环境审计促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课题(XT-ZB20223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