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以较小投入促进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质增效有路可循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3-09-20    点击:

以较小投入促进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质增效有路可循


作者:骆武山 张笑冬   发布时间:2023920


五源河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全长约23公里,南起永庄水库,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斜穿海口市西部汇入南海,是海口市的重要湿地之一。然而,在2016年以前,五源河饱受环境污染、多处断流等顽疾困扰,变成了许多个几近干涸的臭水沟。

对此,海口市把生态治水、河长制、海绵城市和湿地保护恢复有机结合,构建可持续的库塘河流近海海岸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流域内的工业污水直排和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建设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现状如何?20235月,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工作人员实地查看发现,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水环境水生态改善明显,但游客十分稀少。走访中,周边居民普遍反映该湿地公园不能亲水近水,水质时好时坏,游玩体验不佳。工作人员在实地查看时也注意到,20余公里的河道中确实无人游玩。

工作人员详细调查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全流域各生态环境要素发现,该河河道最宽约20米左右,水深最深不超过一米,具备打造一个亲民、安全且海南省稀缺的避暑淡水生态休闲场所的多个优势条件。

一是水源优良且补给高度可控。五源河的源头是永庄水库,该水库(从南渡江抽水)是海口市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极其优良,常年都在类以上,水库多余的水通过五源河排往南海。优良的补给水,再加上人工控制的排放量,使得五源河在打造水深可控的亲水河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是湿地内野生动植物生态资源丰富。共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6318427种,野生脊椎动物2566154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蜂虎、红原鸡、褐翅鸦鹃、虎纹蛙等多达1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省级保护植物卤蕨、桑寄生、见血封喉、秋枫在这里也有分布。

三是周边留白空间大。目前,五源河湿地公园周边开发强度还很低,主要是村庄和农田,可开发利用空间大。海口市可依托湿地公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景观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典范。

分析造成湿地公园游玩体验不佳的因素可以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河水、河床、河岸这几个方面,而且相关问题通过不大的投入就可以解决,有些甚至只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即可实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质增效。因此,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较小投入实现提质增效是有路可循的。在充分用好上述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只要找准和解决好与河水、河床、河岸相关的几个问题,就可以实现突破。

优良的河水水质是整个湿地的灵魂。五源河的源头是类水,然而河水流经约十公里的河道到达后海桥断面,水质就恶化成地表水类,甚至类。全流域并没有设置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口,污染物主要源自周边村庄零星散排的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城市道路淋溶水等。五源河目前的河床绝大部分是淤泥底,部分河段为水泥硬化底,适合游人的砂石底几乎没有。后海桥下的底泥甚至发黑发臭,周边群众对此颇有微词。河流入海口临近高档社区和市政府,也经常浑浊不堪,很难让感到人愉悦。五源河的河岸植被,要么是光秃秃的农田埂,要么是密不透风的荆棘灌木丛,并不适合游客观赏。五源河中上游河道两旁,有大量废物垃圾堆积,环境比较脏乱,周边还建设有货车停车场、就地取土的红砖厂、制冰厂、废品收购站等,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保护造成风险。

上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发挥生态环境效益,但并不是难以攻克的,总体来说整改工作难度不大,大多数只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即可完成,不需要大的工程投入。比如,加强中上游两岸城乡接合部村庄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通过就近取材利用海沙礁石替换掉目前河床底泥,将河岸荆棘灌木替换成海南优势景观林木,清理湿地公园范围内临建违建构筑物等。这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会大大改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当前面貌。生态环境提质增效后,不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周边土地商业开发空间和利用价值,达成生态环境效益、生活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重丰收,为海口市的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