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日期:2023-12-31    点击: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上,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记者:李莹            发布时间:20231231


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较多,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加强跨部门合作,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以准确、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工作提供更为精准、及时的有用建议,也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1229日在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研讨会上强调。

此次会议上,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实践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球气候变化及治理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IPCC AR6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现在全球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1.1摄氏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地发生。这种温度的增暖跟极端事件变化是连在一起的。这意味着,现在离升温1.5摄氏度已经不远,每一点升温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5℃2015—2022年是有数据记录以来最暖的8年。2022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417.9±0.2ppm,比工业化前(1750年前)高出50%

国际社会已日益认识到自然与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意愿和紧迫需求。中国气象局陈振林局长说。

近期中美元首会晤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刚刚结束的COP28完成了对《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大会通过的全球盘点报告指出,全球在推进《巴黎协定》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未来还需深度、快速、持续地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需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至目前的三倍。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呼吁到2027年实现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早期预警系统的全面普及。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马爱民分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正呈现出行业化、市场化、金融化、司法化、单边化趋势。

实现双碳目标需多措并举

面对复杂的国际动向,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马爱民认为,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自己的路径、节奏。中国确定的双碳目标具有先进性,符合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符合发展中国家定位。要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细化目标,包括提出达峰的具体目标,以及各领域的量化目标,推动各领域碳达峰工作持续深入。坚定实施1+ N 政策体系,落实双碳目标。当前提出的政策体系,在有的领域还是框架式的,需要进一步细化。

马爱民强调,要加快立法和制度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当前已经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立法要求,需要加快节奏。对急需的碳排放权交易条例等法规,要尽快出台。还要支持和鼓励地方性法规、行业性标准。在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既要完善既有制度,更要创新制度安排,例如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碳排放评价制度,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等等。

双碳人才培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看来,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完全一样的。碳达峰阶段主要是现有体系的成熟技术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对有工程技术和操作经验的人才需求比较多。而碳中和阶段则需要我们从基础知识到创新技术的全方位的、颠覆性的创新。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创新的力量。要在教育体系、科技体系领域创造机会,把我们的创新力,经济竞争力提升起来。李政说。

在翟盘茂看来,应对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种重大转型,力度绝不低于工业化革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基数大,减排压力很大。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推动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

推动能源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当前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能源结构调整增加保供压力、产业转型面临社会公平挑战、能源系统受到更多外部冲击。面临减排与安全、效率与公平、减缓与适应三对矛盾复杂交织的局面,如何推动能源转型?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认为,要构建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智慧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包容转型是以系统开放方式推动能源转型,融合多种能源、发展模式和技术方案,加快全球清洁发展。公正转型是以平等、共赢原则推动能源转型,协调能源与产业、就业和社会治理,让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韧性转型是以创新、安全理念推动能源转型,统筹能源系统与气候环境等自然系统,提升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能源互联网作为技术先进、覆盖全球、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实现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的基础平台和公共载体。

谈到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的思路,刘泽洪表示,可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平台和载体,以三大协同促进能源三大转型”,即以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能源与产业协同、能源与气象协同促进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构建安全、经济、智慧、绿色、开放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持续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对当前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绿皮书使用新的计算方法扩展和更新修订了城市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对2022年中国189个城市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上海、杭州、广州、成都、厦门、三亚等城市排名靠前,排名前十多为低碳试点城市。综合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南方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如何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绿皮书副主编、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提出三点举措。一是重点突破,集中资源,协同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深化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低碳试点往绿色发展和经济包容性增长试点提升。三是构建城市间合作机制,打造南北帮扶低碳试点,推动全国一盘棋整体布局下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