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作者:夏莹 发布时间:2024年1月30日
今年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话题时,曾引用古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代表的中国哲学智慧,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了丰富内涵,也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核心要义。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含义为:天下总有小于秋毫的事物,就此而言秋毫也是大的;泰山虽大,但总有比泰山大的东西,在此意义上说泰山也是小的。同样的道理,早夭之子在更短暂的生命面前,也是长寿的;传说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在比他更长久的生命面前,也是早夭之人。天地与我们共同生长,我们和天地所孕育的外物并没有根本的差异,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宇宙整体。这段话中谈到的大与小、寿与夭的对比关系,以及天地与我、万物与我的共生关系,重点不是要描述外在于我们的自然界是什么样的,而是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生态思想,启示我们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将人与自然视作生命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对以往现代化理论及实践的超越。纵观世界现代化史,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通病。西方思想中存在着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夸大人的主体地位,把自然看作是与人对立、有待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和“质料”。在这种思维方式主导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迫成为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剥夺与被剥夺的紧张关系,这深刻影响了传统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这种现代化模式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收益,使人们陶醉于“战胜”自然界的胜利中,但却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破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难以消解的发展难题。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及其背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要把人和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人和自然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不能简单地把自然界视为剥夺和改造的对象,而是要把它看作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看作与我们共同生长的生生不息的生命体,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美丽中国建设大步向前。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承继,也是对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期待与展望。面向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不断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