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绿色技术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路径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09-25    点击:

绿色技术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路径


作者:何玮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5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化对生态文明科学认识,从生产、生活、生命等方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进行科学、系统、全面解读,提高社会对绿色发展理念和自然保护的关注和认识,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并进。今年,国家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要求,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从基础体制、治理体系、管理制度、发展机制等方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中的广泛有效应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既要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加大在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又要结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挖掘生态产业价值,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助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生态友好的新路径。绿色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体制的建构与改革为绿色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方向,提出了科学的生态自然观,有效提升了绿色科学技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绿色技术的创新不仅具有高效生产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功能,也兼具着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环境的社会属性。具体而言,绿色技术不仅通过节能减排、缓解气候灾害、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作用在生产领域实现价值赋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且也能够通过生态领域的人工智能运用来提高污染监测,促进新兴绿色技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把低碳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防治有效结合起来,发挥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绿色技术是包含节能技术、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有助于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总称,其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赋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善与创新生态治理活动方面,如清洁能源开发、储存、输送、使用、监测等环节,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发展模式上,绿色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作用,促进绿色发展;在治理模式上,则利用技术的创新运用提高治理效率与水平,实现由“先污染后治理”的碎片化治理向“预防为主,环保先行”的系统化治理的模式转变。总而言之,就是要发挥绿色技术在推动生产方式高质量转型、加快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生态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发展完善。

第一,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深化生态体制改革,以技术为支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改革目标,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绿色转换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转化,推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破传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兼得的悖论,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生态产业化强调自然内在价值,在挖掘林木、河流等自然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同时,也要借助地方特色资源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促进“人-自然-社会”有机整体的形成,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调整再到绿色发展,将科技财富转变为绿色财富,惠及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效益协调发展,推进整体性绿色现代化。

第二,绿色生产技术赋能低碳循环发展机制,有助于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体系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企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的广泛运用会催生新的产业链,形成新业态、新模式。绿色技术在产业体系中的应用能改变传统技术的不足,通过发展基于绿色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的目标,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降低生产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促进高能耗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生态化体系中,除了发挥创新的核心作用外,更离不开其载体即产业的引擎作用,因此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转型,促进生产模式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化发展,构建生产技术先进、安全性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绿色低碳生产市场体系构建上,要通过碳排放测算、碳足迹管理、碳金融、碳汇交易体系等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鼓励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提升企业低碳生产、清洁生产水平,还要通过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激励方式推广生产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水平。

第三,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建设,通过精确的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优化区域环境管理,有助于建立分区域、差异化、精确化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全区域全类型生态环境数据,运用大数据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生态防治水平,对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产保值增值、污染治理和责任划分等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术监控,能够为科学规划、系统治理、应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提升生态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相关部门应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解决问题方式,实现区域实时环境数据共享,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和污染防治过程中,进行事前科学规划,权责合理分配,事中有效监督,问题及时反馈,事后治理结果评估,量化治理成果,优化生态治理活动各个环节。

第四,绿色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有助于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多元化生态修复体系。在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建立一体化、协同化、数字化技术赋能体系,深化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转型中的应用机制,扩大绿色技术在生态、交通、能源、市政领域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基建体系之中。在生态环境修复机制上,一方面要在区域生态监测中结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结构连通性对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进行诊断和识别,对区域重污染行业和企业进行针对性追踪,落实主体治污责任,推进生态综合补偿、保护补偿、损害补偿,并结合修复关键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模型提出未来重点修复方向,另一方面也要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推动生态恢复技术发明与应用。在完善生态恢复技术认定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建立生态恢复技术信息系统,同时,也要继续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生态修复技术的采购制度,确保稳定性高的生态修复技术需求市场的存在,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生态修复的投资,通过建立生态修复基金,争取社会和政府财政资金为生态修复产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提供政策支持。

第五,技术优化生态治理的主体参与途径,有助于培育绿色低碳社会氛围。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和民众合理的生态诉求能够被及时获取,进而根据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生态治理政策方案、绿色金融政策,优化生态产品配给,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应健全现代化能源服务体系,在使全体人民普遍享有现代能源服务的同时也扩大能源信息和气候信息的公开范围,利用信息技术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制度,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参与能源治理和气候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相关需要和权益;应优化主体参与生态治理和生态实践活动的渠道,以“环境革新”为主题,推动人民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节能减排行动、垃圾分类等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治理活动,在生态治理社会行动中突出技术革新、市场动态、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公众参与、观念变革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作用;应积极开展以绿色技术和低碳生产为方向的国际气候治理合作,结合“双碳”和构建全球新型能源体系目标,通过多边合作机制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技术合作,如储能技术、碳捕获、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等,促进全球共享降碳减排技术。此外,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不同能力原则的基础上,我国还应主动引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美丽世界”的全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