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园地 >> 正文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化培育的实践路径

文章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23    点击: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化培育的实践路径


作者:何玮                     发布时间:20241023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化培育是增强社会生态意识、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直面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以培育自觉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为目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助推美丽中国建设。从1972年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至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从生产、生活、生命等多个维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科学、全面地理论阐释,创新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2015年,我国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016年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62020)》则再次强调,“推进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培育中小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培养环保职业专业人才”。20236月,团中央要求共青团动员广大青年在绿色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以实际行动动员和引领广大青少年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挺膺担当。以此为指引,全国各地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之中,构建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如黑龙江提出包含生态文明“绿色教育”和结合区域冰雪文化特色的“银色教育”在内的“五色教育”理念,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一课”,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牢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升青少年的社会生态文化素养。

解决整体性的生态问题需要构建新型的与自然相和谐、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教育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包括思想理念、知识技能、法律法规等内容,重视和鼓励人们从社会实践中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进而自觉保护自然、融入自然。但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还存在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育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第一,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大部分学校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于如何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引导青少年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还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方式方法,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二,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生态文明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最终指引学生应用于社会实践。但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还存在明显的笼统化、碎片化问题,缺少如野外体验、实验证明、典型示范等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内容与形式;第三,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离土教育”问题,即教育以升学为手段、以为现代都市培训职业人才为目的,片面强调书本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包括生态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教育,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不足,生态文明认知欠缺;第四,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宣传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反馈评价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都需要深化改革与调整。

面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应重新整合生态认知、生态教育与生态体验系统,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内化于受教育者的生活和生态行为当中。

第一,建立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能。在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上,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组织体系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体制。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民众在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化培育的角色作用。政府作为其中的重要载体发挥主要引导作用,采取积极措施,把公众关心生态环境的热情转化为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企业应落实自身在绿色生产中的主体责任,将生态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生产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在社会生态文化培育中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生态政策体系的完善;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要自觉履行生态义务,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大对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扶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共同关心生态文化建设。此外,也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效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促进多元主体间的生态文明教育联动。

第二,构建“认知-教育-体验”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育模式。应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培育模式,形成过程性、共生性和关系性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建立在社会生态认知水平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及生态意识生活化基础之上。在认知方面,要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素养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自觉接受和遵循绿色发展观,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要重塑更具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设置、课程设计和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学科教学模式,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加强“生态课程”与“课程生态”的渗透融合,如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参观体验等教育方式,设置具有特色的生态主题,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或通过调研、案例探讨、实践互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成果案例、最新环境法规等,增强学生的生态理论和生态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在体验方面,要创新融合优化生命样态的生态教育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化,引导人们从生命健康、生态和谐、个人成长诉求的高度上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研学、生态体验等形式,围绕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导向,把山、水、林、湖、田、草、沙、雪等各种自然资源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真切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三,探索“有机教育”“热土教育”等与自然相和谐、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新型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应增强人们与世界的联系感,把培养人们的自然责任感和归属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归属感”一方面指自然认同,把人与自然万物看作休戚与共的整体,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伦理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指地域认同,强化对家乡、家园建设的责任感,黑龙江“五色教育”理念以“热土教育”为切入点,打破单一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对乡土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以更贴近他们生活的家乡为依托,培养学生对自然的亲近感。同时“热土教育”“有机教育”倡导对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培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将其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养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认同与行为遵循。

第四,通过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潜移默化巩固社会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化培育有助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推广,倒逼社会生产方式向绿色转型。而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则为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创造供需环境,为生态文化培育和整体生态氛围的巩固提供物质基础,如节能产品、新能源产品的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更多人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红利。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推动者,也是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应进一步推广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倡导绿色居住、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绿色”潮流之中,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自愿、自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