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榆社云竹湖:久久为功抓保护 厚积薄发迎蝶变
发布时间:2021.05.09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多条河流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为充分宣传推广好山西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成果,引领带动全省美丽河湖建设,现对各市选报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与评选,最终评选不超过5个案例作为山西“美丽河湖”参加全国评选。

榆社县云竹湖是1960年兴建的一座集防洪、供水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型水利工程,湖区面积12.63km2,总库容8725万m3,通过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部分时段甚至可以达到Ⅱ类,被省委楼阳生书记誉为镶嵌在三晋大地的“五颗明珠”之一。

久久为功,守住“生态立县”
榆社曾是省级贫困县,但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没有盲目上马开发项目,而是牢牢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树牢留白也是发展的理念,像右玉默默植树造林一样,默默地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宝贵资源,不断厚植着自身的优势,坚决杜绝工业类项目上马,保持了环湖周边的原生态。

上下同心,抓实“系统治理”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把环湖治理作为重大工作,制定了“生态建设十一年攻坚行动”、水土治理、湖区渔业退养、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等系列重大措施,各级领导干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云竹湖周边环境,环云竹湖生态画廊造林1.69万亩,构建了云竹湖、双峰水库融通一体的生态系统,增强了自我发展、自我净化能力;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18万亩,坡改梯0.54万亩,封禁治理1.25万亩;出台云竹水库水质保障系列文件,治理水产养殖污染116.6万m3,实现了湖区人工养殖到自然繁殖的转变,遏制了湖区水质恶化现象;环湖沿岸累计退耕还林1093.66亩,发展有机旱作1700亩,有力地削减了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持了水生态,特别是投资3237.41万元建设云竹镇、河峪乡两座污水处理站,实现环湖周边污水处理全覆盖。
通过系统治理,污染减少了,环境变好了,从2016年开始,每年春天都迎来几十种候鸟,“鱼翔浅底、鸟飞长空”成为了靓丽风景线,云竹湖变成美丽的“天鹅湖”,增添了灵动与和谐。

乘势而上,实现“价值转换”
保护是底线,但必须通过高水平的开发反哺保护才能实现长远保护。通过长久的治理,云竹湖良好的生态迎来了省内外的目光,先后举办了十三届旅游垂钓节大赛、全国二青会公路自行车赛事、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与景峰集团签订了“榆社县云竹湖旅游开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累计投入22亿元,打造了环湖路、5号码头风景宜人的旅游景区,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20年省委提出了“五湖战略”,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四湖开发”,云竹湖作为“四湖开发”的头号工程,上马实施了总投资达到15亿元的云竹湖生态保护修复与绿化提升工程,进行增绿增彩、管网建设、湖岸整治、景观打造等系统性基础工程,通过生态修复和水态治理的一体化推进,为业态开发“筑巢引凤”,开辟高水平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地。

“碧一湖春水,道两岸风华”,如今的云竹湖绿水绕青山、岸芷映汀兰,成为了更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锚定水环境保护治理不放松,驰而不息打造安全优美水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山西贡献水清岸绿的榆社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