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 正文

以水为墨 绘制生态兴乡壮美图景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发布日期:2021-12-31    点击:

以水为墨 绘制生态兴乡壮美图景

 ——盘山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综述

记者:刘永安 发布时间:20211231

盘山县水系连接枢纽骨干工程——万金滩新闸。本版图片由本报特约记者刘刚摄

 

新建的锦盘河口提水站工程可增强锦盘河行洪、排涝能力。

 

红旗排灌站水泵安装现场。

 

工人正在实施月沙连通河节制闸封顶作业。

 

核心提示

 

《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总体规划方案》,这篇起笔于20204月的生态文章,从水系连通的序章做起,以水美乡村为题书写新篇章。

 

2020年,盘山县获批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2021年,这一项目更名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水美乡村四个字的出现,更为形象、准确地描绘了盘山县水利建设的宗旨和目标,那就是跳出水利谋划水利、跳出河道治理河道,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治水思路,坚持河与自然、河与人、河与文化、河与经济社会等和谐发展,统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每一个国家级工作试点都必须有其示范意义。从水韵盘山进入水美盘山,盘山县正是要为“北方、滨海、水乡”地区的水利和生态治理提供可复制可引领的思路和经验。

 

严格治理标准 补齐水网短板

 

地处辽河入海口的盘山县是“九河下梢”之地,接纳了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境内33条中小河流和灌排渠系纵横交错。虽然河流众多,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盘桓于西部的丰屯河、锦盘河、大洋河、月牙河、西沙河,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连通。

 

治理前,西部的河、湖、渠连通度不高,“各走各的道,各流各的水”,致使盘山县西部的羊圈子镇、石山镇、东郭街道水资源调配能力不足,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每年缺水达1480万立方米。几条河流在农业生产上的有限利用率,导致人们只能求助于地下水,随之又出现了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水资源问题,成了盘山县西部乡村振兴的短板和瓶颈。

 

补短板破瓶颈势在必行。2019年初,盘山县提出西部振兴战略。振兴西部,水利先行。在结合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生态县建设等内容来编制《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总体规划方案》时,水系连通成为其中西部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09月,盘山县水系连通工程全面启动。这是盘山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治水工程,实施了绕阳河口闸站、河流清淤疏浚连通及生态治理、岸坡整治、污水处理厂、跨河桥涵等工程50多项,总投资5.28亿元。盘山县还自加压力,实施水系生态绿化及7个生态景观节点提升工程,建设百姓看得见、摸得到的项目。

 

多方努力,共同推进水系连通项目落实。省水利厅多次到盘锦调研,从项目方案到单项工程设计都给予了技术指导服务,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省水利厅项目督导检查组多次到现场指导服务,并按月进行调度,确保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顺利进行。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合力攻坚抓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多次召开现场调度会,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盘山县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贷款,为水系连通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作为盘山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治水工程,盘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水系连通项目与盘山县西部开发战略高度契合,成立了西部开发建设指挥部,科学谋划、认真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方位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盘山县出台了《盘山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在项目法人单位基础上,县水利中心抽调20名技术骨干组成综合、技术、工程、质安、财务五个部门开展工作。各部门人员在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又组成5个组,具体负责各标段的现场管理。以工程网格化管理,使各标段管理人员的工作做到从发现、处理,到复核、上报的四步闭环,破解了水系连通项目点多、面广、技术复杂、工期紧等难题,切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和水平。

 

从水系连通到河道清障,从清淤疏浚到岸坡整治,从水生态修复到防污控污,从人文景观建设到长效管护,水系连通工程流程繁杂而艰巨。在指挥部的通盘运筹下,整体工程全面铺开,分兵突进。盘山县明确了每一项工程的建设主体、时间节点与责任人,以项目责任清单的形式进行分配,每周都需上报进度,并由督查室设专人督导。同时,从县纪委抽调专人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所有的工程建设都在阳光下明朗进行。

 

盘山县采用“施工大棚”保温防冻措施进行冬季施工,创新采用“柴油取暖炉”加热保温。项目指挥部加强冬季施工安全培训教育,控制关键工序,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有效保证了万金滩闸和红旗站等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目前,盘山县水系连通工程基本完工。

 

扼守绕阳河入海口的万金滩新闸是水系连通项目枢纽性工程。万金滩闸兼顾纳潮和灌溉功能,涨潮时开启闸门,纳入潮水;落潮时关闭闸门,拦蓄绕阳河水,以及从辽河双绕引水口输送的灌溉水。同时,还可抬高上游众多中小河流蓄水水位,实现诸河之间水系连通、水量互济。通过月沙连通河实现月牙河、鸭子河、张家沟、西沙河4条河流联合泄洪,并与月牙湖联合蓄水。此外,丰屯河、锦盘河、月牙河等存在明显淤积问题的河渠全面实现了清淤疏浚。

 

水系连通使盘山县西部中小河流之间互相连通、互调水量、互补丰欠,整体提升了水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均衡调度,将有限的水资源在最适宜的时机应用于最适宜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127日,松辽水利委员会调研组来盘山县调研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及有关材料的调取,调研组对盘山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盘山县在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中,科学规划引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攻坚克难、高位推动、严格监管,很好地完成了建设生态幸福河,实现水美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

 

激发生态活力 提高经济效益

 

隆冬季节的湿地,大片枯黄的芦苇托起一簇簇芦苇花,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缤纷的色彩,一群群丹顶鹤携家带眷,在芦苇荡里翩翩起舞,在芦花上尽情翱翔。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高颜值”的生态空间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营巢和避敌环境、丰富的食物以及一定的安全感。包括丹顶鹤在内的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辽河口湿地越冬。

 

湿地(自然、人工)占区域面积80%的盘山县,水系连通增加蓄水量5500万立方米,调节水量1.5亿立方米,增加水域面积0.88平方千米,为西部80万亩芦苇湿地和11.7万亩人工湿地调蓄水量。

 

水系连通项目实现了盘山县西部河流互连互通互蓄,提升了湿地水空间,也改善了农村河湖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对5条中小河流进行了彻底清淤、疏浚,打通原来割裂的、阻碍的河流水系,实现互连互通互蓄的水网格局,保障生态用水,改善水质,促进水体的流动。形成了蓝天白云下的鹤舞莺飞、鱼蟹水中游、绿树成荫、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通过水系连通项目,压采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滞留淡水,以淡压盐,万顷苇海改善了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繁殖地、越冬地和候鸟迁徙驿站的生态环境,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当迁徙的号角吹响,上百万只水鸟来湿地集结。盘锦湿地成为它们南北迁徙途中的一个重要的停歇驿站。

 

芦苇湿地得到有力补水,不仅稳定了湿地生态,也增加了经济收入。由于湿地缺水,芦苇亩平均产量只有500公斤。补水后,芦苇退化现象得到遏制,产量将直线上升,每亩产量将提高至900公斤。80万亩芦苇湿地,仅芦苇产量一项,就可增收1.92亿元。

 

芦苇湿地是“天然的物种库”。供水得到保证,湿地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也就多了起来,成为鱼、蟹的天然饵料。湿地里长大的河蟹,是纯正的“溜达蟹”,为河蟹中的上品,市场上供不应求。湿地里的鱼、虾等水产品,也是野味十足,深受市场欢迎。60万亩养殖业,每年预计增加收入1.2亿元。

 

作为盘锦河蟹的主产地,盘山县持续保持“中国河蟹产业第一县”的领先优势。随着水系连通项目的实施,水资源的有效补给调节、水环境的改善以及水生态的修复,将带来更为自然洁净的水域条件,为盘山县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将扩大“盘山模式”推广面积。有了充足的水源,盘山县西部也可以发展“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高效立体生态种养的“盘山模式”,促进河蟹产业成为具有盘山地域特色、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如果说,通了河渠、改善了湿地和河流生态是水系连通的功绩,那么提升河湖灌溉能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则是“水系连通”产生的又一显著效应。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汩汩清流的润泽,将使盘山县西部现有的低产井灌区变成高效立体稻蟹混养的农业示范区;将使西部棚菜产业提档升级,踏上发展的快速路;将使农业产业链条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终端延伸,让西部人民过上稻香蟹肥、硕果连棚、幸福满满的好日子。

 

说起灌溉,石新镇太平村农民有一肚子话要说。“村里有5600亩稻田,以前全靠打机井浇地。可是,井越打越深,水却越来越少。产量低,电费高,赚钱少。

 

水系连通后,地表河水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如此,工程还修到了稻田边,太平村再也不用抽取地下水了,“靠着河边用不上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还能够大力发展稻田养蟹,实现“一地双收”。

 

河通了,水畅了,建设起高标准农田,实施了土地复垦,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供水末端的甜水镇大台子村,有1900亩由盐田复垦改造的稻田。因为缺水,盐碱度高,平均亩产只有250公斤左右。水流通畅了,带走了盐分,再加上增加土层厚度等措施,使平均亩产直线上升到650公斤。

 

整治农村水系,让广大农民更好地“靠水吃水”。盘山县切实将乡村“绿水青山”生态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了“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水系连通与盘山县西部开发战略高度契合,促进了盘山县水稻、河蟹、棚菜等多产业发展。根据专家测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8.76亿元。

 

实施综合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

 

冬日暖阳下,羊圈子镇新立村几位村民坐在如意湖边的亭子里唠家常。村里的如意湖原来是个死水坑,今年夏季水系连通后,如意湖引来了活水,并且进行了清淤和湖岸硬化,建起了栏杆和小桥。如今,湖水流动起来了,水比以前清澈了,也没有臭味了,村民闲暇时常来湖边转转。

 

水系连通,连通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湖,一条条河,而是将水系与村民的生活连在了一起。一湖碧水之上,数只鸟儿飞翔,周围是绿树农田、小小村落……羊圈子镇才屯村的铁汉湖建设完工,明春栽上荷花、菖蒲等花草,将呈现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亲水美景。

 

立足于自然、亲水、休闲,盘山县注重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结合村屯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水利工程成为当地村民休闲、散步、观景的好去处。碧水绕村流,岸上景如画,处处好生态。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画卷,已成为盘山县乡村振兴的新标签。

 

水系连通打造的“十河十村”生态河道和环村水系,让美丽河湖和生态宜居乡村互相辉映。万金滩湿地、铁汉故居等7个精品生态节点的设计,匠心独具,将连同绕阳湖、东郭南井子森林连成湿地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成为盘山县湿地生态旅游产业亮眼的名片。

 

美景是“面子”,而作为环保的“里子”更为重要。盘山县坚持治水、治污相结合,把农村水系整治与农村改厕、农村污水处理相结合,确保清水长流。在石新镇和东郭镇,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运行。西部镇街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一类县标准。通过管道,将农民家中的污水集中到了污水处理厂,结束了污水直排河中的历史。

 

水利治水,林业栽树,交通修路,环保治污,盘山县多方面统筹考虑,力求实行全方位综合整治,将水系连通贯通于乡村振兴规划、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等工作中,保障水系连通项目综合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新建的鸭子河大桥和月牙河大桥,将原来的过水路面,修建成了可以全天候通行的大桥,解决了大台子、二创等村屯居民的雨季出行问题。

 

修桥修路后,盘山县按照运输、邮政、供销和旅游“四融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通过客运线路合并、延伸等方法,对现有的农村客运线路、客运车辆进行了集约化整合、公交化改造,实施客运公交化运营改造,形成了“城市、城镇、镇村”三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了公共交通“村口始发、通村达户、一站式进城”的构想,全面形成了“城有枢纽、镇有站点、村有站亭”的一体化场站格局,全面打造集公交客运、物流中转、旅游集散、商贸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综合服务站。

 

盘山县以实施现代化、智慧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完善机构、优化人员,结合河湖长制,打通水利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按照水利部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加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健全建后管护机制的要求,建立了西部水利管理站+镇级(含苇场)管理站+用水协会+四员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机构(运转员+水管员+水利员+巡护保洁员)。通过水价改革走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轨道,从西部供水经营收费中解决人员工资、保险、年运行费和维护费,持续保证了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成效,确保水系连通工程效益长久发挥。

 

水系连通,水脉畅通,只是打造“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的第一步。盘山县用生态文明的画笔描摹出城市未来的模样:构建33条生态水系,4座美丽湖泊,8座河道生态水库,127座村屯小微湿地及绕村水系的水网框架,把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美好、更滋润,才是盘山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终极目标。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盘山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发挥水系连通工程作用,以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特色水文化为目标,盘山县正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不久的将来,“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的秀美画卷必将绽放在辽沈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