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储“材”壮集体 为民储“财”兴乡村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推动国储林建设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作者:张雷 熊伟 胡珊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4日
门江林场国家储备林马尾松大径材示范林。
赏山楂花、摘山楂果、吃山楂宴、买山楂产品、拍美美的山楂林下照……暖暖冬日下,广西鹿寨县导江乡龙母屯“山楂之恋”乡村森林旅游示范区一条龙特色旅游吸引了八方游客。当地村民在家门口种山楂,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不出门增收致富。
“山楂是国家储备林发展树种之一。”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场长谢春俊介绍,鹿鼎林业集团通过林地流转、林木收储、林地入股等模式整合龙母屯周边国家储备林资源,升级建设“林养游”一体化康养基地,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10万人次,可创造直接经济收益500万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个,人均收入增加8000元。
近年来,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率先推行“区直林场+地方政府”模式,与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政府、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合作成立广西鹿鼎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生态红利,让林区村集体与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截至2021年底,鹿鼎林业集团累计向鹿寨县84户农民、48个村集体支出林地林木收购款项8959万元,受益农民共计8099人;向村集体支付林地管理费用180.40万元;向乡镇政府支付林地收购工作经费270.40万元;招聘鹿寨籍员工67人,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输血壮集体 资源变资金
“每建设1亩国家储备林,村集体就可以获10元工作经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党委书记张树安介绍,林场以林惠民,村民通过参与营林生产获得报酬,村集体以参与建设管理方式获得工作经费,让村集体和农户短期得变现、定期获租金、远期得分红。
村集体或林农将林地流转至鹿鼎林业集团,每年可获每亩150-220元固定地租。在鹿寨县四排镇石妙村,石龙第五村民小组将536.2亩集体林地流转至集团,期限21年,为村集体带来一次性地租承包金收益225.2万元和村集体经济建设资金11.26万元。目前,该笔款项已全部打入村集体账户,将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鹿鼎林业集团还灵活运用林地林木入股方式为村集体经济添柴加薪。村集体或林农提供林地与鹿鼎林业集团合作造林,集团负责投资和管护,合作收益按照林木招标销售总收入3∶7分成,集团承诺一个合作周期保底收入不低于每亩1800元。鹿寨县导江乡温村以643.7亩集体林地与集团合作,合作年限15年,集团已预付首个轮伐期收益,为村集体带来一次性收益20万元。
如村集体或林农以林地林木入股,集团则将林木作价一次性支付,并负责后续投资和管护,收益以扣除集团收购成本后增值部分按照3∶7比例分成。在鹿寨县导江乡石排村,白大屯村民小组以304亩马尾松林木与集团合作,期限30年,为村集体带来一次性60万元马尾松林木转让收益,一次性预收收益金27.23万元。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鹿鼎林业集团大力实行整村推进模式。鹿寨县导江乡长垌村聋山屯有村集体低产林665.3亩,集团拟作价收购现有林木后改培桉树混交乡土、珍贵树种。项目第八年,村集体每亩合作收益分成5700元,年均每亩720元,合作21年期间预计可获收益1005万元。
三门江林场和鹿鼎林业集团还探索跨区造血,到广东省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目前,三门江林场在广东省成立2个造林经营部,鹿鼎林业集团成立3个子公司,通过为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支付固定地租收益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造血赋动能 一赢变多赢
在实施固定收益、入股合作等模式后,鹿鼎林业集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背景,充分利用鹿寨县各村屯林地资源经营情况,探索出“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特色产业”“国储林+森林康养”等多种“国储林+N”模式,让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提前变现。
林下种植草珊瑚是“国储林+林下经济”中的样板模式。鹿寨县导江乡导江村委导江屯1、2队提供300亩15年生马尾松林,集团在林下种植草珊瑚。“我们每亩种70株马尾松,每亩松下再种植300株草珊瑚。项目地每年每亩投资约2000元,每亩产值可达4000元以上,采收后村集体每年预计每亩可获分成1600元以上,15年可获720万元。”三门江林场营林科工程师彭健介绍,草珊瑚种植后第二年采收,可连续采收15年,年均亩产量1000公斤,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双赢。
“国储林中不仅可以套种中药材,油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李凤云介绍,在鹿寨县四排镇三排村,三门江林场将1000亩低效林改造成油茶,并间种桉树。油茶第三年挂果后交由屯集体管护经营,合作期油茶可连续采收17年,屯集体预计可获产值收益2500万元。桉树第二十年再采伐,预计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
活血加速度 融资不再难
2019年,广西首次提出打造全国最大的国家储备林核心基地的目标。2021年5月,广西出台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到2025年全区国家储备林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新建国家储备林1000万亩”的“双千”目标。
自2018年开展林权流转合同鉴证试点以来,广西利用长周期贷款盘活近50%国有林地,推动300万亩无证集体林地转变为有效抵押物,有效破解无证林地无法抵押困境。
在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鹿寨县党委、政府将区直林场纳入地方产业发展大盘子,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作为党政一把手主推的重点工作。政府成立乡镇国储林项目推进小组,实行村屯行政区域包片责任制,依法依规优先解决采伐指标,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广西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融资保障。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带头将11.1亿元贷款资金用于鹿鼎林业集团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底,鹿鼎林业集团已分别向农发行、农行、国开行融资贷款18.10亿元,为国储林释放源头活水。
“国家储备林建设意义重大,机遇前所未有。三门江林场的探索值得肯定和推广。”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说,下一步,广西将创新推广“县政府+区直林场”、PPP项目等多元合作模式,强化落实林地林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举措,推动形成社会得生态、国家得木材、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村屯得收入的共赢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