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分布式靶向治理水环境
——赣州建春湿地公园分布式生态地埋式再生水处理工程的启示
记者: 闵婕 仕聪 巧玲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6日
赣州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实景图
站区再生水景观小品
春意盎然,建设火热,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建春湿地公园,正在完成水生态环境“春天的建设”。“桥边观水,堂后池开”,当人们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中休闲放松时,一定想不到身边建设的是一座收集周边污水、变废为宝的再生水处理厂。这是由政府主导的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中的核心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带领的中联环王浩院士工作站负责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营指导总承包工作。
几年前,这里臭味扑鼻、水黑如墨、杂草丛生。此项目建设将精准解决此区域一直困扰居民和水系的水环境问题,昔日中央公园流域水环境将重焕生机,蝶变为生机勃勃的城市湿地公园,城市品位和市民幸福感将持续提升。
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综合工程,源头得到治理后,河道内“表”的治理思路也就更加清晰了。近年来,国家加大水环境防治力度,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在污水收集、处理、回用和生态可持续修复等关键环节达成科学务实的重要共识,为今后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提出了思路、方向和对策:因地制宜,加强分布式就近收集、处理、回用的靶向精准治理水环境模式。
赣州市章江新区水环境治理系统治理中的核心亮点“建春湿地公园分布式生态地埋再生水处理站”示范工程的规划建设,将对国内城市水环境治理系统提供成功经验。
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新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辖区内绿树成荫、河流环绕,尤其占地1000余亩的中央湿地公园建设,将成为赣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保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这里每天需调水8000吨补入水系,维持景观绿化水系等湿地生态系统,但作为公园灵魂的水系水质却一直难以提升,并持续恶化。主要因为区域内的岸上水污染靠单一的远距离、大集中系统无法全部收集阻断,总有污水及大量初期污染的雨水进入水体,湿地公园升级改造困难重重,水环境提升和保持遇到了瓶颈。为此,政府开展了新一轮水环境治理提升攻坚战。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建春湿地公园流域位于核心区域章江新区内,占地面积1002亩,是集休闲、景观、生态、湿地、蓄洪、排涝于一体的功能型主题公园。
由于当地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给赣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此项目落地前,中央公园东片区排水系统虽已建立大型雨污分流管、污水转输泵站、末端截污、管网截污等体系,但由于污水收集系统过于庞大,新老管网无法匹配。经过多年的建设,密密麻麻的排水管网覆盖了整个城区,蜘蛛网般纵横交织,污水经过远距离的收集、转输调配后进入大集中污水处理厂,管网高水位承压运行及排水管网雨污混流、错接、混接、漏接、破损渗漏、雨季溢流等原因,造成治理系统污水进厂浓度低、收集率低、回用率低、水系水质仍承受污染冲击。同时,管网、泵站、集中处理站还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如何破解上述难题?赣州市人民政府派出以秘书长及相关负责同志带队的考察团赴外地考察学习,在厦门,看到了创新突破、因地制宜的分布式生态治理系统运行现场,了解了系统的“三个就近”(就近收集、就近处理、就近回用)模式已在福建、广东、安徽、江苏、河南、辽宁、北京等地应用,有效解决了地方难题,最终决定引进这项技术系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下大决心,彻底解决建春湿地公园水体黑臭问题,恢复水体生态,提供宜居环境彻底解决区域水环境问题。
当地主管部门与中联环王浩院士工作站经过现场考察调研后,提出了在章江新区建设分布式生态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方案,对区域内大量留滞并进入湿地水体的污水实施就近收集、处理、回用,开展城市水环境精细化更新建设方案。项目处理站建设方案采用地埋式建设,具备占地面积小且不占用地面空间、无异味、无噪声,对生态环境友好,虽在公园内部建设,但项目建成后与公园地面景观融为一体。
在建设过程中,让项目承建单位负责人印象深刻的是,方案公示后,遭到了周边群众强烈质疑,群众普遍认为污水处理厂肯定脏、乱、臭,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大……
据项目业主单位负责人黄部长回忆:“当时为了消除质疑、强化沟通、化解矛盾,赣州市相关部门及承建单位邀请部分居民代表赴承建单位位于厦门的示范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探访。在现场,他们闻不到任何异味,听不到任何噪声,看不到污泥,厂区像公园一样,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实现污水全部就近再生回收利用。此外,我们还向居民代表们详细解说了项目采用的创新技术和处理效果,彻底消除了附近小区业主因对地埋式污水处理项目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看完建成项目后,代表们终于放下悬着的心,彻底打消了种种顾虑。回赣后,方案立即得到通过。”
■ 对症配方、靶向治理出成效
据了解,建成后的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对中央公园流域内排污口的截留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收集范围面积约177公顷,待管网后续完善后,污水收集范围可增加到396公顷。再生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万吨,采用A2/O生物处理+MBR膜+紫外消毒处理工艺,出水可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总用地面积约2033.5m2(吨水0.2m2),是传统的1/5,其中地下构筑物占地面积为1677.1m2,地上设备间占地面积为305.3m2,总投资为5647.24万元,吨水投资5700元,低于相同标准的传统污水处理厂,项目于2022年3月运营,污水进水浓度高、收集率高,出水标准高、回用率高,环境品质高,现已稳定达到设计效果。此项目的建成,成为赣州市首座地埋式污水再生处理厂,意义重大。
据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工程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建单位始终遵循污水“三就近”原则,并采用集约地埋式整体设计。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保障城市水系统安全、有效地调配,又能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还能降低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经污水再生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资源,成为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补水来源,回用于城市景观补水、市政绿化、道路浇洒及工业用水等,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据了解,应用在项目中的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处理效率非常高,经专业机构检测,除了出水水质除TN(≤10mg/L)外,其他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此外,项目还具有以下优势特点:核心的膜工艺出水稳定、水质标准高。地下空间采用高效生物除臭技术除臭,整个厂区无异味,可与周围环境融合,与周边建筑之间无须设置邻避距离,有利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用地选址;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企业组织结构简单,机构精练,运营效率高,综合投资低于传统污水处理厂;项目处理系统在核心设备和进出水口配置高性能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系统所有运行状况以及进出水水质、水量传输到再生水处理站子中心、总中心,运用边缘计算理论进行智能化、智慧化分析控制,实现全国“一盘棋”监控、控制,成为业主监督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
■ “建春模式”破解城市治污痛点
传统、单一的污水治理系统是脆弱的,已无法适应水环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更无法解决当前传统模式投资大、施工及维护困难、污水无法全部收集、进厂污水浓度过低、无法回用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难题。所以,要创新突破,因地制宜,形成大集中和小分布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强大治理系统,科学务实地彻底解决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经济问题已逐渐达成共识。
已经建设大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地区,随着城市发展,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已经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作为对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有益补充,可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厂,减轻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还可增强城市污水运行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新开发的区域,可减少远距离管网的投资建设,就近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厂,解决地区的水环境问题。在大区域中分布的小区域将共同形成污水收集、处理及再生利用、生态修复系统的可靠闭环。
“源头截污、就地处理、搞活水体、生态修复”是中联环王浩院士工作站对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有益探索,也能映照出赣州对水环境生态治理“系统解决、标本兼治”的核心理念。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工程是章江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将大幅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推动章江新区城市发展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业主单位代表黄部长看到项目运行后的出水效果不禁赞叹道:“项目的建成运行,可减轻章江南岸截污干管运行压力,降低截污干管沿线截流井溢流的概率。从设计理念到出水效果,这套处理系统是为建春湿地公园量身打造,实现了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项目采用的中联环王浩院士工作站独创模式,被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认为是破解水体治理、水环境污染难题的有效方式,为系统解决城乡及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捷径。不搞大集中污水处理模式,而以小规模分布式生态模式建设,构筑物全部采用地下建设,地面全部建设成休闲公园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彻底颠覆了公众对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刻板印象,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厂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的问题,实现了与居民社区零距离接触,从而提升了处理站周边环境的生态品质和土地的商业价值。
王浩院士表示:“我们提出了‘分布式区域集中,就近收集、处理、回用’的生态治理新方式,在节约土地、减少管线、无臭无噪、生态环境提升等方面,采用多种创新技术的新型分散治理,实质是将传统大集中改为区域集中,使每个区域划分以污水重力自流收集为原则,不再舍近求远,还可分门别类地收集各种污水,有针对性地下药方治理,使建成的处理站具有地下工厂工业化、地上生活生态化的特色,形成生态文明的新业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进一步引领水生态行业技术革新,迈向世界发展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