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 正文

稻在水中长 鸭绕稻边游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22-05-09    点击:

畲江镇成山村探索生态种养新模式

稻在水中长 鸭绕稻边游

记者:汪思婷 发布时间:20220509

 

呦吼……”随着管理人员蓝燕的声声吆喝,原本掩映在稻苗下的鸭子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成群结队地游上岸,扑闪着翅膀,不断发出嘎嘎嘎的欢叫声。

 

稻在水中长,鸭绕稻边游。这幅田园风光画卷,就出现在畲江镇成山村的水稻田里。

 

该村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同时,探索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按照水稻种植地块比例,在稻田间养殖一定数额的鸭子,通过一田两用,走出了一田双收的新路。

 

笔者来到成山村的水稻种植基地,一派田畴沃野、蛙跃鸭鸣的田园风光。只见稻田间的条条水沟中,成群的鸭子或是在田间畅游嬉戏,或是在啄食杂草。稻田综合种养,相辅相成,目前看来效果不错。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基地负责人罗庆玲喜上眉梢。

 

稻鸭共生即是在水稻插秧10—20天之后把鸭子赶进稻田,通过鸭子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害虫,起到按摩、疏松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有效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我们按照一亩田1015只鸭子的标准,目前根据田间状况分批投放了3000只鸭子。蓝燕介绍道,在水稻生长季,水稻所在的生长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而这恰好为鸭子提供了食物来源,而产生的鸭粪作为有机肥料,能使水稻长得更好。

 

据介绍,在水稻抛秧后20天左右把鸭子赶进稻田,等到水稻抽穗的时候把鸭子赶回来售卖,便可以实现一田双收。

 

稻鸭共生最大限度保证了稻米的绿色无公害,还能提供生态可食用的美味鸭子,这也让罗庆玲尝到了甜头,她表示,下一步基地将继续探索试验、扩大种养规模,不断提高稻鸭共生效益,生产出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鸭肉。

 

稻鸭共生不仅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稻谷、鸭肉品质,还能达到减药、省工节本高效的要求,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目前,我们也正在积极推广稻鸭共生模式,指导农户利用动植物的相互依赖性,实施种养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希望以此能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国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