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守护绿水青山
记者:窦瀚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7日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近年来,当地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迈出新步伐。
浙北腹地,竹海绵延,青山苍翠依旧,小溪流水潺潺……这里是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余村,如今已经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
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矗立村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格外显眼。作为“最佳旅游乡村”,余村的“佳”体现在哪?答案是: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好环境引来好项目
群山环绕中,有一方绿地。入口处,艺术装置作品《纯真之山》映入眼帘——该作品由一幅幅反映余村生活的摄影图片组成,布展设计从环保理念出发,全部采用可降解纤维布料……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场地,曾经是尘土飞扬的矿山。
这里是余村矿山遗址,现在已成为当地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在矿山遗址,艺术展的负责人李然正忙着筹备春节活动,“之前的小年夜音乐会广受好评,希望春节期间再吸引一波游客。”她介绍,这里不仅生态环境好,生态故事更动人。
青山复绿、碧水长流,好环境引来好项目。同行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坦言,昔日的矿山开采,一度造成此地植被剥离、地形变化、水土流失,自打2004年矿山关停后,余村人逐渐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随后村两委带领大家不断复绿,实现废弃矿山的改造与重生。
矿山华丽转身,2022年8月,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团队到余村调研,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希望打造成自然风景走廊。双方一拍即合,一场连接自然与艺术的展览应运而生,从艺术、人文角度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连接人与自然,这里也成了围炉煮茶、露营郊游、团建打卡的好去处。
矿山遗址其实是余村探索旅游升级的缩影。如今,漫步村中,村道两旁的院墙不见了,出现了不少咖啡馆、主题民宿、文创体验馆等新业态;投入使用不久的余村大景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不仅能提供车辆换乘、旅游咨询等服务,还承载着展示展览、创新创业等平台功能,成了余村的“会客厅”;“余村印象”图书馆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游客将在这里沉浸式感受乡村变迁和生态之美……
“老典型”余村如何讲好旅游“新故事”?“未来,我们将探索‘四季主题’旅游融合活动,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余村生态自然之美。”汪玉成说。
好品质带动产业发展
优质的生态资源和精心策划的活动相结合,打造出余村乡村旅游新的增长点。汪玉成介绍,不仅要将游客引进来,还要深挖、利用好当地特色资源,让游客把特色产品带回去。
在汪玉成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来到5G物联网养鱼基地,一座座大型鱼池内,肥硕鱼群穿梭,养鱼用上“高科技”,附加值得到提高。“我们就是看中了余村的优质水源,才把项目落户到这里。”基地负责人沈杰介绍,5G物联网配备了智能化养殖系统、自动分拣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水质,实现高质量养殖。“鱼不仅得到游客的青睐,杭州、苏州、上海3地还成为我们对外供应的重要区域,日均销售数万条。”沈杰说。
2022年上线的网上农博“余村农耕”品牌馆,也为余村农产品打开了新通道。目前,首批入驻优质农业、文创和民宿主体近20家,以余村优质农产品、文创商品和精品民宿为主要特色,开设了余村风味、悠宿余村、余村文创三大品类专区,精选商品(含民宿)百余件。
胡有乾是地道余村人,早些年在外地经商,现在回来在村里办起余村供销社,专门为乡亲们解决滞销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以前农副产品不懂包装,好品质却无人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品牌效应,卖得越来越好。”胡有乾说,老百姓自家酿的酒、产的番薯干、养的老母鸡,如今都贴上了“余村农耕”的标签,统一的品牌让游客买得更放心,在线上线下都打开了销路。
据介绍,打造“余村农耕”品牌,通过对镇域优质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一系列措施为游客带来了更安心、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余村农耕”品牌的生产和销售,实现助农增收。
共建共享、共治共富
在余村村委会会议室,发言不断、气氛热烈,“五子联兴”强村公司的股东们正在总结2022年的成绩。
汪玉成第一个向董事会表态:“去年9月,公司实现增资扩股,股东由原5个行政村扩大到天荒坪镇11个行政村全覆盖,公司增资扩股到2200万元。我相信只要大家继续把生态做优,一年更比一年好。”
股东们都是谁?原来,在座悉数都是余村周边村的党组织书记。
“把握住生态优先的前提,我们村去年争创民宿共富村,全村目前发展了25家民宿,注重提升整体品质。”银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水良接过话茬。紧接着,山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邵林峰说:“我们也即将启动浮玉山公园建设,通过已建好的游步道从余村景区到浮玉山公园,在沿途布置休闲设施,让游客能直接从余村漫步到山河村。”
近年来,余村品牌力持续提升,在实现本村富裕的同时,也在积极带动周边“兄弟村”的发展。
2020年开始,余村牵手周边4个村共建共享、共治共富。2021年6月,5个村合股成立名为“五子联兴”的强村公司。组建仅半年,公司就通过承接保洁等物业服务,为每个村带来了20万元的首笔分红。
汪玉成解释,5个村相邻,亮点特色不一,能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整合成一盘棋,让游客畅游“大余村”。“去年签约的业务合同达到1200多万元,有望实现约150万元利润,还解决了不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他说。
2022年7月,天荒坪镇整合了“大余村”范围内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余平方米厂房、近6万亩竹林和农田,设立1亿元的“产业基金”,吸引专业人才来当乡村“合伙人”,截至目前已成功签约项目20余个,涉及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领域。
汪玉成表示,通过鼓励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要让余村的生态发展模式跨越镇域、县域和市域,在未来吸引更多“合伙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