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谋划重点项目支撑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记者:黄春 发布时间:2023年8月30日
近期,甘肃省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谋划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一是陇东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塬面径流调控、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二是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甘肃黄土高原丘陵,优化植物分布结构,加强植被保护建设、退化草地治理,完善防风固沙、拦沙减沙带,建成多道生态防护体系。
三是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实施人工造林,加强洮河、迭藏河等地生态保护修复,构建河谷阶地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建立科学的上下游用水制度,推广应用节水措施。在绿洲内部和交错地带建立生态经济型防风治沙优化体系,在沙漠前沿建设乔、灌、草,带、片、网合理搭配的防风阻沙林草带,在绿洲外围建设以防风、固沙、减灾为主的大型综合防护林体系,形成纵深推进、前挡后拉、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体系。
五是黑河中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对沙漠与绿洲过渡地带、严重风蚀沙化地区等沙尘源区实施严格的封禁保护,开展工程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锁边林、护岸林,加大灌木绿化比例,实施退化沙化草原治理和人工种草。
六是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以库姆塔格沙漠前沿敦煌市为重点,以治理重点风沙口为突破口,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人工造林与封滩育林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实施治沙造林、封滩(沙)育林、退化林分修复、森林抚育等重点项目。
七是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乡土树种为主,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扩大项目建设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面积,调整林分结构和乔木林郁闭度,构建系统稳定、功能完备的林草防护体系。
八是“省门第一道”生态廊道修复和提升项目。重点围绕“三绿廊、两面山”,通过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生态修复以及见缝插绿、景观提升等措施进行系统治理。
九是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通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措施,加强营造林和退化草原治理,促进祁连山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护,提升林草生态系统质量。
十是六盘山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重点开展水土流失及固沟保塬综合治理。
十一是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开展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绿化,绿化一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居住点,建设一批省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
十二是沙产业建设发展。在库姆塔格极端干旱沙漠区,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在腾格里干旱沙地沙漠区,重点发展沙生药材和绿色食品,推进沙生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在毛乌素半湿润半干旱沙地区,适度发展灌木林,提高林草产业深加工水平。在荒漠化沙化地区推广“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发展模式,支持建设光伏基地、发展光伏产业。
甘肃省将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完成造林种草861.09万亩、退化林修复1072.73万亩、中幼林抚育629.88万亩、草原改良1129.94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510.12万亩。到2030年,全省林草覆盖率达到44.26%,森林蓄积量达到1.39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9.50%。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攻坚区内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提升,水土流失持续好转,风沙危害进一步减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明显增强,巩固拓展区生态状况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