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制定时间表、作战图
到2030年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记者:胡海林 发布时间:2023年9月9日
多年来,辽宁省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聚焦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以“三北”工程建设为抓手,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辽宁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73万亩,荒漠化土地面积742万亩,如何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战?9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明确到2030年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决定性进展,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治沙给生态环境带来积极变化
近年来,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大幅下降,与2004年相比分别减少151万亩、288万亩,降幅分别为18%、28%。
辽宁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林草、农业、水利等相关行业,多部门联动,从“单系统单要素”向“全系统全要素”,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变,形成治理合力。同时,以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以林草植被综合盖度为考核指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科学绿化,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初植密度,构建起针阔混交和乔灌草相结合的造林模式。
气象卫星长时间跟踪监测显示:2020年沈阳都市圈大气降尘量和沙尘天气,与2005年至2008年平均值相比,分别下降32.5%和65.4%;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其中2022年全省植被生态质量达近23年来最优……数据佐证了治沙给辽宁省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变化,全省生态环境整体呈现向好发展趋势,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虽然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林草资源退化、防护林体系功能下降、沙化耕地增加、生态用水短缺等实际问题依然存在,防沙治沙任务仍然繁重艰巨。
八大任务计划投资98亿元
治沙,辽宁态度坚决,紧锣密鼓!
6月8日至9日,辽宁省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率先启动辽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8月4日,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全面部署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省政府与沙化荒漠化地区9个市签订防沙治沙责任书。
辽宁省在全国第一个编制出台省级《行动方案》,也是辽宁省未来8年治沙行动指南。全省沙化荒漠化土地分布的9市24县(市、区),被区划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科尔沁沙地南缘阻击区、沿海沿河沙地治理区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区4个治理区。
“2030年现有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以上。具备灌溉条件的沙化荒漠化耕地,农田防护林配置率2030年不低于70%;沙化耕地治理覆盖率2030年达到100%。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2030年要达到70%以上。区域水土保持率目标值2030年为77.68%,10条重点河流15个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保证率不低于90%。”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现场公布治沙目标。
打好治沙这场硬仗,辽宁省明确要坚持全省统筹,上下联动,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融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同时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契机,实施植被综合盖度精准提升、沙化耕地精准治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试点示范、监测评估八大重点任务23个项目。计划投资98亿元,完成治理总任务2400万亩,其中林草任务18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