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 正文

浙江岱山探索建立“海上卫士”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4-01-17    点击:

回收海洋垃圾 完善环境监管 积极筹措资金


浙江岱山探索建立海上卫士机制


记者:朱智翔 吕凌棘 周婷                 发布时间:2024117


现在岛上瓶子也要了。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长西村村民董代良在岸边、岛上捡拾了近300斤塑料垃圾,送到东海渔嫂小蓝之家。他介绍:垃圾站回收41斤,这里回收是61斤,现在蛮多人都开始捡拾塑料垃圾了。

董代良口中的小蓝之家,是长涂镇建设的海洋垃圾末端治理站点。由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与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成立,聘请当地5068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残疾人员当海洋清洁工,收集各类海洋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截至目前,小蓝之家已经回收4700余斤塑料瓶,由渔嫂分拣、加工后送入仓库。

这仅是岱山县海上卫士机制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岱山县以湾区明珠·自贸港城建设统领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建立健全海上卫士机制,强化海洋污染防治。

海上卫士机制,完善环境监管是关键。无人机马上出库,按我们设定路线巡查湾滩情况、破坏占用岸线、入海口排污等。工作人员在屏幕上轻点,海岸线、湾滩各项数据出现在眼前。黑科技能捕捉上千条数据,这些数据汇聚于指挥中心的智慧大脑,并被分析研判。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无人机巡查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高空无死角实时俯瞰航拍、预警等功能特性,对湾滩、入海排污口等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逐点巡查监测。对航拍或现场调查发现的问题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判,出具巡查报告和问题清单,并下发给属地乡镇落实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岸线管理效率。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岱山县各级湾(滩)长共巡查发现问题1328 个,清理海漂垃圾1250吨。湾(滩)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416个,全部下发各级属地责任部门完成整改,基本解决了全县近岸湾(滩)问题。

海上卫士工作开展以来,在试点区域,岱山县治水办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确保相关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同时,积极筹集海上环卫专项资金35万元,用于船舶车辆运行维护、人员费用支出等,保障海域海滩打捞保洁和收集转运的有效运行。目前,全县湾滩、港口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全县涉水、涉海类环境问题比去年同期下降80%

下一步,岱山县将尝试探索在渔农村新型社区复制推广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海上垃圾回收处理工作模式,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净滩清湾保洁志愿活动,进一步强化逐点巡查监控模式,通过高科技设备赋能海域生态管理模式,落实落细海洋污染防治,让东海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