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科学绿化“提速度” 绘就绿色“新篇章”
发布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时间:2024年1月29日
2023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市林草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按照“生态惠民、产业富民,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培植财源,林(果)旅融合、富市强县”的思路,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科学绿化持久战,全市林草生态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科学谋划,最大化拓展绿化空间。积极应用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调查评估成果,向林地挖潜问效,加大地边、林边、沟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和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增绿造景。科学编制作业设计,精准安排造林用地,2023年造林绿化20.31万亩全部落地上图入库,通过国家、省级审核。
统筹城乡绿化,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春秋分别召开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结表彰会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动员会议、全面推行林长制暨秋季林果业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全市科学绿化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市完成城镇绿化452亩,乡村绿化20.31万亩,创建生态园林式单位、小区120个,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9平方米,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9个、省级乡村绿化示范村7个,崇信县林业和草原局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人获得全国绿化奖章。
优化造林模式,打造示范典型工程。遵循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采取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生态经济结合的模式,因地制宜栽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碳汇能力强的树种,构建混交复层异龄的林分结构,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打造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城镇面山绿化、林旅融合、乡村绿化治理和绿色通道建设“五个一”科学绿化示范典型55处。
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举办“3•12”植树节、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发布全民义务植树倡议书,广泛动员全体市民积极投身义务植树活动,履行法定义务。春秋两季,平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与市、区3万多名干部职工,在柳湖镇杜家沟、大秦乡东九村开展市区义务植树活动,高标准建设生态经济融合示范样板工程5339亩,栽植各类苗木60余万株。各县(市)积极行动,组织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全市共建设义务植树基地52个2.5万亩,义务植树602万株,占全年任务的100.3%。
依法科学管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严格执行《平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全面完成古树名木资源外业普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3.5万株。建设古树名木智能管理平台,科学设计古树名木二维码和标识牌。全国绿委办、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题调研柳湖公园“左公柳”保护工作,推荐崇信“华夏古槐王”为全国17棵“七夕树”之一,崇信古槐王、柳湖公园“左公柳”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达标。全面落实“四个一”造林技术措施,造林期间实行每天一统计、一周一调度,严把进度质量。组织对2022年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开展了竣工验收,市林草局先后召开两次推进会议,通报验收发现问题,跟踪督促整改,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近期,组成3个督查考核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对年度林长制及重点工作进行了市级验收,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平凉市林果草整体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考核组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