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探索 >> 正文

让“地球独子”不再孤单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4-08-09    点击:

1株到4万株,舟山推动普陀鹅耳枥人工种群重建


让“地球独子”不再孤单


记者:朱智翔 黄宁璐 吕凌棘               发布时间:2024年8月9日


盛夏时节,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清凉岗上,50余株刚刚出圃的普陀鹅耳枥树苗正迎着阳光,肆意生长。它们来自舟山本岛的普陀鹅耳枥专类苗圃,于今年3月下旬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舟山市林科院)开展普陀鹅耳枥野外回归试验时,被移植到该物种原生地——普陀山岛,与周边天然林同生共荣。

“回归”的目的是扩大人工种群,提升自然繁育能力。普陀鹅耳枥曾因生态环境变化和自身授粉结实困难,陷入世界仅存1株野生植株的境地,被称为“地球独子”。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普陀鹅耳枥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严重濒危灭绝”等级。

近年来,在浙江省林业局、舟山市林业局指导下,舟山市林科院会同普陀山林场等单位,对普陀鹅耳枥开展种苗繁育技术研究、野外回归试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近(迁)地保护研究等抢救保护工作。如今,普陀鹅耳枥已从1株发展为4万余株。

濒临灭绝,设立专职护林员全力守护原生母树

夏日的普陀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清晨7时许,普陀山林场巡林员方立华登上普陀山之巅的佛顶山,来到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旁,开启一天的工作。

凑近树干和树叶,仔细观察有无病虫害;弯下腰,小心清理周围杂草……自加入巡林员队伍以来,这已成为方立华上班的常规动作,“现在仅剩的一株原生母树,我一定得照料好。”

树木不会说话,但它用枝繁叶茂回应着巡护员的悉心照料。“不久前,它刚完成授粉,种子正在树上悄然孕育。”普陀山林场工程师欧丹燕一有空,就会上山看这位“老朋友”,看到它健康生长,内心说不出的高兴。

普陀鹅耳枥并无特别之处,若不是树下有名牌指引,在古树如林的普陀山,记者根本注意不到这棵传奇古树。其貌不扬的它,最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欧丹燕将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1930年,我国近代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在一次偶然的普陀山之旅中,惊喜地发现了这种雌雄同株,仅存一株的树种,它和已有的鹅耳枥属其他树种均不同。两年后,经林学家郑万钧鉴定,该树为桦木科鹅耳枥属新树种,并以普陀为名取作“普陀鹅耳枥”。

在舟山市林科院科研所所长陈叶平看来,普陀鹅耳枥之所以会成为“地球独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源自人类活动使植物原生地受破坏,导致植株数量急剧下降。内因,则与植物本身脆弱性有关。一是其“雌雄同株”且花开不同期,加上花期常遇雨水天气,导致授粉率极低,严重影响种子质量;二是普陀鹅耳枥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导致其对环境变化承担极大风险;三是果壳坚硬、种子发芽困难,种苗破壳率低。

“它就在灭绝的悬崖边上。”陈叶平说,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一旦消亡,就再不会回来,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全力推进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保护,成了大家的共识。

20世纪70年代起,普陀山林场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对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保护力度。早期由于周边生境改变,老母树主干被土深埋,在古树专家指导下,林场对母树周边土层进行了削薄、翻松和施肥,有效减缓了古树根部的呼吸压力,使其保持生机。

此外,林场还派出专家对母树进行病虫害防治,设立专职护林员日常管护,并在母树周边挂上科普牌,联合景区导游向游客科普这一珍稀树种,号召大家加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

近年来,普陀山林场还在原生母树周边设置摄像头,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定期派技术人员对其生境进行调查。当台风、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时,也会按照预案采取风险排查、浇水等措施。

如今,原生母树生长态势已趋于稳定,但林场工作人员依然不敢松懈,始终保持着每周数次上山巡护的频率。

建立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实现野外生长

在林场人员的守护下,希望的火种得以保存延续。但想让普陀鹅耳枥脱离濒危局面,仅仅守护好原生母树是不够的。

人工繁育是挽救众多濒危物种的有效手段之一。2000年,舟山市林科院教授级高工俞慈英带领科研团队,承担起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存技术研究”课题,其中,普陀鹅耳枥是重点对象。

20多年来,一代接着一代干,这支科研团队逐步建立起由扦插、嫁接、组培以及种子繁殖等组成的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种子繁殖。

“通过扦插、嫁接、组培等无性繁殖繁育出的是‘克隆苗’,基因和母树一致,一旦传染病来袭就可能‘全军覆没’;而通过种子繁殖,授粉时可能出现基因突变等现象,这样种群就会产生基因多样性,应对灾害能力就会增强。”陈叶平从大学毕业进入舟山市林科院开始,就跟着俞慈英参与普陀鹅耳枥保护工作,如今已成为这支科研团队的核心力量。

然而,攻克种子繁殖技术,远比想象难。“当时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有关普陀鹅耳枥种子繁殖技术的经验记载几乎是空白。”陈叶平和团队只能一步步探索。

种子繁殖,首先要采集种子。“普陀鹅耳枥每年3月中上旬开花,到11月底就可采种。”陈叶平说,在确保不伤害母树的前提下,我们会用剪刀剪取一些果序,每串果序上挂有一二十颗种子,还会捡拾林下掉落的种子。

种子采集后,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普陀鹅耳枥种千粒约19至33克重,(千粒重,即1000粒种子重量,是林业上体现种子大小和饱满度的指标)相差非常大,他们决定通过解剖来寻找千粒重差距大的原因。

在陈叶平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呈棕褐色,直径不足0.5厘米,捏都捏不牢。“当时我们项目组的3个人一口气解剖了6000粒这样大小的种子,弄得手上全是泡。”令陈叶平难过的是,通过解剖他们发现种子的空壳率极高,偶尔解剖到一颗饱满的就倍觉可惜,心想又浪费了一颗有效种子。

原因找到了,那如何筛选出有效种子呢?科研队员经过反复实验,最终从各种方法中,选用了最便捷高效的水选法——即将种子放到水里,胚胎饱满的种子会下沉。结果显示,普陀鹅耳枥种子饱满度只有2%左右。

2023年,舟山市林科院科研人员从普陀鹅耳枥原生母树和子代林中采集到7斤左右、约14万粒种子,经筛选后,仅几千颗有效。

正因为有效种子宝贵,筛选后的每一步都需格外谨慎。陈叶平介绍,他们采用湿沙层积储藏法,将种子混入湿润的沙床中,一层沙一层种子,置于陶罐内并放置于阴凉通风处,等来年开春进行播种。

记者跟随陈叶平走进普陀鹅耳枥专类苗圃,一株株普陀鹅耳枥树苗映入眼帘,高度、树龄各异。陈叶平介绍,原生母树种子发芽率达50%,子代林里采集的种子发芽率在5%至20%间。一般来说,6年至8年后苗长到两米左右高,就可出圃移植了。

让珍稀植物“回家”,寻找合适生境很重要,既要符合其适生条件,又要具有多样性。因普陀鹅耳枥的原生环境单一,刚开始科研人员并不清楚其环境偏好。因此,舟山市林科院选择各种生境以探寻其适生环境——既有山脊处,又有山谷地带;既有贫瘠土壤,又有肥沃土壤。

回归野外后,生存考验接踵而来。“在全光照的林地,风力较大的海边,或是遇到黏性较大的土壤,普陀鹅耳枥的生长状况一般较差。”陈叶平介绍,其各个生长阶段还极易受病虫害侵扰,栎黄枯叶蛾、白蚁等都是它的天敌,一旦入侵,甚至会引起死亡。

喜沙性且肥力好的土壤、低饱和度的光照……逐步摸清普陀鹅耳枥的环境偏好后,科研人员在野外回归地的选择上更加有的放矢。

此外,他们还通过打造混交林来降低虫害威胁,大大提升其野外回归后的存活率。截至目前,舟山市已人工繁育普陀鹅耳枥4万多株,其中7000多株在野外茁壮生长。

营造异龄林、启动迁地保护等,推动野外自然繁育

突破人工繁育技术,并把它们送回野外的“家”,其实只迈出了第一步。

“判断一种植物拯救保护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是否形成了稳定自然更新的群落,能够在野外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然繁育,并经自然淘汰筛选出适应生长的后代。”舟山市林科院高级工程师李定胜坦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喜的是,随着普陀鹅耳枥抢救保护行动不断推进,一代一代科研人员接续科技攻关,这样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春天,舟山市林科院科研人员在普陀鹅耳枥专类苗圃里,发现了30多株林下小苗。“它们都是经过林下人工干预后繁育出来的小苗,可谓是‘半自然繁育’。”李定胜解释,由于普陀鹅耳枥种子很小,掉落后常接触不到土壤,最后会失水乃至被小动物吃掉。人工干预是在种子即将成熟的季节,人工清理母树下的草、枯枝,偶尔松松土,使得种子掉落后可接触到土壤。

事实上,科研人员不仅在普陀鹅耳枥专类苗圃里观察到了新苗,还在马岙卧佛山野外人工种群示范林林下、普陀山原生母树林下相继发现了不少“半自然繁育”的小苗。

距完全实现自然繁育,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在陈叶平看来,提升种子饱满度是重中之重。“如果普陀鹅耳枥像樟树一样种子饱满率可达70%,那么掉下来的种子,总有一些可接触到土壤生长。”陈叶平说,解决普陀鹅耳枥种子饱满率低的问题,关键要解决花期不遇问题。

扩大种群、营建异龄林是目前公认的解决花期不遇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舟山市正在努力的方向——通过造林扩大普陀鹅耳枥野外种群,并逐渐形成一片异龄林,种群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差异,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树木开花时间、花粉活力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增加花期相遇时间,提高授粉效率,提升种子品质。

近年来,舟山市林科院在普陀山岛境内开展野外回归试验、异龄林营建等保护技术研究,逐步建立以原生母树为中心的普陀鹅耳枥人工回归种群,数量约4000株;选择定海马岙卧佛山、岱山衢山岛、嵊泗基湖等地持续开展近地保护研究,营建普陀鹅耳枥人工种群。

普陀鹅耳枥近地保护点都在舟山市内,分布区极度狭窄。一旦当地发生病虫害、地质灾害等极端情况,这个物种便存在灭绝风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此,舟山启动迁地保护工作。今年3月下旬,有近400株经人工繁育而成的普陀鹅耳枥树苗,乘坐“专车”迁居他乡,远离舟山群岛开展异地引种驯化试验及其迁地保护研究。如今,南到海南三亚,北到山西大同,西到云南昆明,均有普陀鹅耳枥的身影,累计数量近3000株。

眼下,陈叶平正在牵头尝试延续保存普陀鹅耳枥的新思路,即从生物学遗传多样性保护角度进行育种研究。为激发其遗传变异潜力,普陀鹅耳枥还曾于2011年乘天宫一号飞向过太空,科研人员利用太空特殊环境的诱变作用进行太空育种,提高它的繁育能力。

在这个漫长的物种恢复过程中,林业保护者始终相信,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棵树终成一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