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渭南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1-03-26    点击: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渭南

作者:左俊 发布时间:2021.03.25


  高起点谋划全市“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要深刻领会“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精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十三五”是渭南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5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的5年。“十四五”时期,渭南市生态环境工作迎来难得战略机遇。秦岭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国家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力度不断加大,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列入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生态环保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工业企业布局不利于污染物消散。2020年,渭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还不理想,水污染防治还有短板,生态恢复治理任务繁重。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编制实施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保护好秦岭、桥山、黄河和渭河生态环境,发挥好渭南特有山水历史文化元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深入打好青山保卫战。深刻汲取秦岭违建教训,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立“1+8+4”规划体系,深化“五乱”整治,恢复采石破坏面积1000亩以上。健全桥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当好秦岭、桥山生态卫士。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狠抓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开展碳达峰行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扬尘管控,狠抓散煤治理,持续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效,强化“油路车”治理。持续加强精细化管控,夯实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责任,建立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车辆禁限行管理长效机制。突出汾渭平原联防联控。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聚焦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试点,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努力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目标。按照“一断一策”要求,积极推进渭河、北洛河、沋河、双桥河、金水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着力抓好蒲城、华阴、合阳等7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北洛河等9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扎实推进“千吨万人”水源地问题整治,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有序打好净土保卫战。以潼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共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积极开展重金属排放企业排查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加快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厂建设,强化医疗废物处置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美丽渭南

  为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研究通过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的实施意见》,从绿色转型、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自然生态、治理能力等6个方面规划了未来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奋斗目标。市生态环境局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牵头起草了三年行动方案,初步确定100多项攻坚任务,计划投资152亿元,实施五大类98个项目。今年,要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实施40个项目。确保到2025年,全市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新期待逐步满足,生态文明体系日益完善。

  围绕建设美丽渭南,具体要做到:加强组织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完善市县镇生态环境统筹协调机制,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严监管考核,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以精准考核促进各项目标精准落实。强化社会监督,定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调研视察生态环保工作,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举办生态环保“开放日”活动。营造宣传氛围,在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报道建设美丽渭南好经验、好做法。举办大讲堂,深入解读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落实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发布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