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绿色明珠”塞罕坝二次创业再出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21-10-12    点击:

荒原变身林海 精神薪火相传

“绿色明珠”塞罕坝二次创业再出发

记者:陈忠华 曹国厂 杜一方 发布时间:20211012

923日拍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景色(无人机照片)。

秋分时节,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秋意渐浓,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金皓原 摄

60年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今年8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调研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永远牢记使命 创造出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清代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全称“塞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弥补国库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当时的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

1962214日,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并配备了一支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由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丰宁县副县长王福明任副场长、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任技术副场长。随后,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他们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初来乍到,这些热血青年就被寒冷沙荒、杳无人烟的严酷现实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塞罕坝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温度零下1.3℃。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夜里睡觉都戴着皮帽子。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着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盐水泡黄豆就算是美味了。

生存条件极端恶劣,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经验更是几乎为零。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一次又一次造林失败,动摇了人们的信心,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生死存亡边缘。关键时刻,时任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等四位林场领导破釜沉舟,分别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县城搬到塞罕坝,很快稳定了军心。

1964年春天,塞罕坝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气温很低,浑身的泥浆冻成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终于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马力,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1989年,68岁的王尚海病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撒在马蹄坑大会战的土地上!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如今叫尚海纪念林。这里,也是百万亩林海起源地。

在王尚海的身后,是塞罕坝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群像。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一场接一场的会战,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决心。

然而,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和险阻。197710月,历史罕见的雨淞灾害袭来,一棵3米高的落叶松挂冰量达250公斤,塞罕坝林场受灾面积达57万亩,20万亩树木被压折、劈裂,十多年来用心血汗水换来的成果损失过半。面对一片片狼藉的森林,听着小树折断的声音,许多工人号啕大哭。时任场领导刘文仕等人擦干眼泪,带领全场职工展开了大规模的生产自救。

1980年,塞罕坝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春旱连夏旱、夏旱连伏旱,使得正处在生长期的树木连续3个多月严重干旱,直接导致12.6万亩树木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含泪清理遭受灾害的林木,依靠双手,从头再来。

安长明说,接踵而至的灭顶之灾,更加坚定了塞罕坝人战胜自然的意志,在愈挫愈勇中一次次将希望的树苗栽到了荒原上。

对于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来说,“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就是他们的崇高理想,种树就是他们坚如磐石的使命。

59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始终牢记使命,历经风雨初心不改、面对挫折百折不挠,他们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生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使命担当。

继续艰苦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如今,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已至暮年,他们用理想和信念,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绿色丰碑”,所凝结的“塞罕坝精神”,也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塞罕坝有句老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1973年到坝上的第二代创业者邓宝珠说,选择林业,就是选择奉献,他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场,从事林场护林员和施工员工作。

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是保定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塞罕坝。他说,我们将紧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力前行。

2008年,刘军和妻子王娟到林场深处的望海楼当瞭望员。当年,望海楼不通水电暖,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每到重要防火期,刘军夫妇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是夫妻俩共同的工作态度。

在塞罕坝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深有感触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我们这任领导班子已经是林场的第13任班子,守住、守好这片林子,让它绿得更有质量,是我们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新一代塞罕坝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多年不断拓荒造林,林场所辖范围内能够种树的地块越来越少,2012年开始,他们把土壤贫瘠、岩石裸露、蒸发快速的石质阳坡作为攻坚造林重点,向这些山高坡陡的硬骨头宣战。这些地方土壤只有几厘米厚,相当于在青石板上种树

石质山坡上造林之所以被称为“硬骨头”,体现在造林难度上,下面全是石头,一个壮劳力一天使用钢钎、尖镐只能凿出二三十个树坑,一亩地需凿55个坑,同时还要把凿出的石头围绕树坑垒成半圆形以便集雨水,栽苗时需要客土(从别处取土)回填。

坡陡、石硬、路不通,机械无法作业,只能靠骡子驮或人背。一棵樟子松容器苗浇足水后有七八斤重,就连骡子都经常累得撂挑子。

塞罕坝人一点点摸索,总结出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技术规范,硬是啃下了“硬骨头”,2017年以来,塞罕坝在石质山坡上攻坚造林10.1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8%

创业难,守业更难。这片绿来之不易,守护好这片绿也并非易事。一点火星、片刻大意,都可能让这片林海毁于一旦。

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考察时,十分关心森林防火工作,考察过程中再三叮嘱要注意防火安全。

“人为的火灾隐患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不能把旅游收入看得高于防火。那可是几代人的心血啊!60年植树造林成果如果毁于一旦、付之一炬,损失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陈智卿介绍说,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林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防灭火能力,实现了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快速反应。

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取代人的作用,更不能取代护林员的责任心。塞罕坝林场115万亩森林深处,耸立着9座望海楼,分布在林场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被称作林海的眼睛

除了防火,森林病虫害也被称为“无烟的火灾”。塞罕坝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技术员介绍说,目前塞罕坝的主要病虫害有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尺蛾。通过立体化防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建立起“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管控防治体系。

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塞罕坝的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始终是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在党的召唤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建设者们,不断进行着这一绿色青春的接力,在用自己热血与汗水书写奋斗人生故事的同时,也不断接续和印证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续写更伟大的当代传奇

2017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时隔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安长明说:“总书记20178月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初为我们颁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今天又来到这里考察,这既是对塞罕坝几代林业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国林业人的鼓舞和肯定。

59年间,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在茫茫荒原造林115万亩,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着超过155.9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防止土壤流失量为每年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塞罕坝也因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总书记说,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在塞罕坝林场尚海纪念林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后,陈智卿表示,“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把这片林子管好、护好、经营好。”

走绿色发展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塞罕坝之路就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几百年来,塞罕坝由绿变沙、再由沙成绿的沧海桑田演变,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陈智卿说:“我们将走好新时代塞罕坝新的长征路,全面开展二次创业,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苦干实干,把塞罕坝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再谱绿色发展新篇章。

“全省林草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凤庭说,近年来,全省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和主力军,下一步,将切实承担起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的使命,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