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薪火相传,守好高原绿水青山
记者:颉满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3日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甘南站)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自1992年建站,甘南站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一代代科研人薪火相传,守护着甘南的绿水青山。
坚守生态阵地
在我国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尤为重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入境甘肃,而后在甘南玛曲绕了433公里后又回到青海,在这里形成了黄河第一道湾,同时在玛曲形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使甘南草原成为整个青藏高原上拥有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最高的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倘若该区域的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退化,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妙君说,这会使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遭到破坏;会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的水源补给功能;会造成黄河中下游沙尘暴和荒漠化;会使泥炭中的碳大量排放出来形成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使碳汇成为碳源,进一步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会影响这个多民族交汇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坚守住的阵地”。马妙君说。
1992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国祯在海拔2700—4200米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甘南站。经多方争取,2010年7月,甘南站扩建升级为“兰州大学中央级普通高等学校农林实践基地——高寒退化草地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推广基地”。2018年,甘南站被甘肃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台站。2019年,甘南站与“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一道被教育部认定为部级台站。
改善受损环境
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和过度放牧,甘南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面积萎缩、次生裸地过程加剧、水源补给量减少,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已严重受损。
如何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草地,通过何种措施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提升草地水源涵养功能、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实现生态系统稳定、草地可持续利用、草地畜牧业良性发展,已然成为该区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围绕这些问题,甘南站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和积累,进行了大量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机理研究。在近30年间研究数据的基础上,甘南站进行了退化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发,提出了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案,建立了一系列技术体系并示范应用。根据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及主要组分种的特性,以退化湿地植物群落关键指示种的繁殖物候为标志,甘南站首次提出了以植物群落物候特征为关键指标的、适用于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中长期预警技术。
2009年,甘南站“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生态修复及保护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通过项目实施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使得整个项目实施区域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大幅提升,对玛曲的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应用退化高寒草甸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草地综合生产力可增加30%以上,项目实施区每年可增收900多万元。次生裸地采用植被重建、补播、施肥等多种措施治理,可使鲜草产量提高52.6%,次生裸地示范区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近500万元。通过畜群结构优化,实施草畜平衡方案,提高出栏率及增加冬春补饲,不仅增加了牧民收入,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牛羊的死亡率,使冬春家畜死亡率降低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