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绿化赋能先行区 建设美丽新宁夏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发布日期:2021-12-07    点击:

绿化赋能先行区 建设美丽新宁夏

作者:剡斌权 何鹏力 发布时间:20211207

贺兰山晨曦 温岳摄

彭阳县白阳镇退耕还林后的美好景色 杨巨辉摄

百鸟舞春 郭勇摄

 

枸杞是宁夏最富特色的产品。图为林农正在采摘枸杞

 

六盘山秋韵

 

剡斌权 何鹏力

  天下黄河富宁夏!千百年来,宁夏这块沃土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宁夏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保护黄河生态、治理流域污染,弘扬黄河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宁夏人民的使命和荣光。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站位高远,统筹谋划,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坚决扛起生态建设重大使命,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以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科学实施国土绿化,探索林草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新贡献。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绘就美丽宁夏画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植绿、增绿、护绿,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宁夏森林面积达123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9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5%,湿地保护率达55%,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科学布局、高位推动、凝聚合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生态立区,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主动担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出台了《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黄河流域宁夏段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关于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加快植绿增绿护绿步伐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大政策。2021年,宁夏启动全国科学绿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重点实施北部绿色发展区防护林、中部防沙治沙、南部水源涵养等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50万亩,修复退化草原21万亩,恢复湿地18.5万亩、湿地保护修复23.2万亩。全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绿色安全、健康宜居、优美和谐的生态空间初见成效。

  攻克难点、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宁夏东、西、北三面被沙地、沙漠包围,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的草方格固沙技术、“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六位一体”防沙治沙用沙的“宁夏经验”得到国内、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坚持探索和总结治理经验,大力推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盐池县、同心县、沙坡头区和灵武市4个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为重点,连续20余年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双缩减。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16个,引进优新树种9个,新立项地方标准16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古代的宁夏到处是森林、草原,历史上曾是优质牧场,随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但历经战争、滥伐、滥牧,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这种巨大的环境反差,倒逼宁夏寻找绿化良策。实施六盘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森林效益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六盘山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油松林分结构,科学解决密度过大、林分过纯、土壤酸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六盘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为推广高密度人工林近自然林改造积累了实践经验。

  回眸“十三五”绿色成果丰硕,展望“十四五”发展蓝图绘就:“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将完成营造林6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195万立方米,草原面积基本稳定在2600万亩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面积稳定在311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8%

  全面推行林长制

  激发绿色内生动力

  全面推行林长制,生态文明制度重大创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结合宁夏实际,自治区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开展山林权改革为动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推行“宁夏版”林长制。设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设立自治区双总林长,由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统筹考虑区内森林草原资源特点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特殊性,由9名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省级领导同志作为自治区级副总林长,分别负责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自然保护区行政负责人和相关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

  全面推进山林权改革。在全面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落实山林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实现“三权”分置,并赋予经营权金融属性。紧盯“增绿提质”和“农民增收”两条主线,落实确权登记、推进赋值赋能、加快流转交易、培育市场主体和强化服务管理五项举措,充分发挥林长制“管”与山林权“用”相结合的作用,采取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加快宁夏植绿、增绿、护绿“进度条”。

  明确林长制阶段性目标。到2021年底,建立起覆盖区、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2022年,完成全区林草一张图及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使林长制工作体系有序推进;到2025年,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机制将有序运行,实现森林面积、蓄积量、草原质量和综合效益持续增长的四增目标。

  宁夏通过大力推行林长制,进一步明晰责权,凝聚合力,实现森林草原资源保护从林草部门唱“独角戏”到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厚植生态文明底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宁夏林草系统牢记嘱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为保护黄河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认真落实《宁夏贺兰山、六盘山、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推进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山”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和能力建设。“三山”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覆盖区域达75%以上。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人工商品林、矿业权、耕地和重点工程项目与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得到最大程度化解。贺兰山国家公园设立工作有序推进。

  大力推进贺兰山综合治理。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通过全区人民共同努力,贺兰山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外围45处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点位全部完成治理,94家煤矿关闭退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28.9亿吨优质煤炭资源。贺兰山综合治理面积1.22万亩,绿化面积3135亩,植被覆盖度增加5%。自治区壮士断腕筑牢祖国生态屏障的战略决策和生动实践,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被联合国自然保护联盟公布推广。

  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宁夏启动草原禁牧成效评价、季节性放牧或划区轮牧研究,形成《宁夏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行政许可办事指南(试行)》和贯彻落实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意见,在不改变天然草原属性的前提下,依法加强草原保护生态修复和管理,实施禁牧封育,促进草原生态恢复。目前全区草原面积达3132万亩,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连续9年保持在50%以上。

  野生动植物保护趋于完善。近年来,宁夏根据生态立区战略要求,结合生态建设实践,对全区野生动植物开展专项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根据《宁夏鸟类图鉴》和《宁夏脊椎动物志》统计, 宁夏有脊椎动物53087471种。根据《宁夏植物志》,宁夏共分布各种野生植物1306451909种,主要分布在14个自然保护区和40余个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沙漠公园、草原公园等区域。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实现生态富民双赢

  宁夏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宁夏枸杞成为全国枸杞中的上品。自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的美誉。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独特的地域环境,优良的产品质量,突出的医用保健价值,使得宁夏枸杞成为消费者的保健上品。宁夏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枸杞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闯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2021年,全区上下强力推动宁夏现代枸杞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坚持果用、叶用、茎用三业并举,完善一核二带产业布局,提出“123456”的发展思路:即突出宁夏枸杞道地产区优势,唱响中国枸杞之乡这一战略定位;着力打造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国枸杞研究院、国家枸杞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宁夏)、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三个国家级平台;建立枸杞产业标准、绿色防控、检验检测、产品溯源四大体系;打造枸杞标准制定发布、精深加工、科技研发、文化传播、市场交易五个中心;重点实施基地稳杞、龙头强杞、科技兴杞、质量保杞、品牌立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一年来,“宁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获批,并荣获“2021中国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品牌网络票选第一名。中国枸杞研究院挂牌运行,宁夏枸杞协会完成换届,建成宁夏枸杞文化馆,发布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和吉祥物,开通运营宁夏枸杞天猫旗舰店。同步发展果叶茎,开展绿色丰产技术示范,新增枸杞基地8万亩,基地标准化率达80%,良种使用率达95%,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全年枸杞综合产值达230亿元。

  宁夏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充足日照和黄河灌溉之利,推动全区经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已培育区级特色优质示范基地56个,灵武长枣”“同心圆枣”“彭阳红梅杏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沙坡头苹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灵武长枣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农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沙坡头苹果、灵武长枣、同心圆枣、兴庆花卉、彭阳红梅杏等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宁夏特色经果林种植面积231万亩,年产量33万吨,综合产值35亿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全国科学绿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力争完成营造林15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9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20万亩,恢复湿地18万亩、湿地保护修复2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7%,湿地保护率达到56%,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擦亮绿色名片,筑牢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