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
——从四川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看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5日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将自然景观融入城市面貌。资料图片
在成都,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资料图片
市民在公园里休憩散步。资料图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基点。资料图片
成都将公园城市建设与社区服务融合。资料图片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资料图片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由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共同组成,规划总面积为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片区位于成都城南,约占天府新区总面积的94%,它是成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成都人引以为傲的“新南门”。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指出,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都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近几年来,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统领各项工作,公园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重要经验。前不久发布的最新榜单显示,成都已连续13年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光明日报调研组日前赴成都开展了深入调研。
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绘就新时代幸福生活图景
建设公园城市,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没有对标城市,没有现成经验。四川省和成都市主动担当公园城市建设先行示范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公园城市理论探究和创新实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成势。
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成都成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上下贯通的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设立公园城市战略研究院,出台多部公园城市相关专项规划、技术导则以及政策法规,作出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动城市格局、市民生活、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一,城市格局之变。
在成都平原东侧,南北延绵的龙泉山一片葱茏。在山脊上拔地而起、螺旋上升的丹景台,犹如一只“城市之眼”,俯瞰着山脉两侧的繁华。登台东眺,三岔湖、天府国际机场、空港新城等尽收眼底,成渝相向发展的步伐,如鼓点般激荡着游客的心灵。
东有龙泉山,西有龙门山。千百年来,成都中心城区一直在两山之间扩展着一个个同心圆,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向着重庆方向,推动城市发展跨越了龙泉山。
“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城市发展格局豁然开朗。南北延绵90公里、东西跨度10余公里的龙泉山,一跃成为一座超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成为成都独特的“城市绿心”“城市会客厅”,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成都城市格局之变,真正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从零开始规划建设的天府新区,坚守70.1%蓝绿生态空间占比底线,大力实施通风廊道管控、全域森林化、流域生态修复、特色地形保护四大工程,形成了显山露水的城市天际线。
天府新区将沿道路布局转变为沿河、沿湖、沿绿布局,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成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城市单元,人们走出家门、走出办公楼即进入公园,高效工作与安逸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融合。
在老城区,成都集成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交通等重点工作,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目前,成都已启动50个成片更新重点项目,基本消除了集中连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入收尾阶段,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645个,惠及居民45.4万户,实现了老旧小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猛追湾市民休闲区、抚琴街道西南街片区、下涧槽机车厂、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原本脏乱差的老旧社区焕然一新,成为便捷宜居的公园社区。
其二,生活风尚之变。
夜幕降临,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天府沸腾小镇又热闹起来。以湖景火锅为特色的玛歌庄园内,激光音乐喷泉营造出梦幻场景,水上舞台的文艺表演拉开帷幕,不经意间,一只小船靠近湖畔木亭,为食客献上一首亲切的《成都》……
每天接待好几千人,节假日更是一座难求——从城郊闲置水塘到市民争相前往体验的沸腾小镇,其进化灵感正是源于公园城市建设。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规划了涵盖区域、城区、社区的三级绿道体系,总长度近1.7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上,都有超过1公里的绿道。这些绿道把遍布城乡的公园串联成网,绿道本身也成为公园的延伸,使“出家门即进公园”“穿过公园去上班”成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成都注重在绿道和公园中植入文化、体育、旅游、文创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休闲商业入驻,让闲适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将火锅植入绿道,让人们在绿道沿线享受美食、音乐、文化,必是一种新体验!”在锦城绿道途经的一个水塘边,按照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的天府沸腾小镇,定位发展特色餐饮、音乐文创、生态景观、购物消费等业态,建成后迅速走红。
锦城绿道还连接着几公里外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熊猫、逛绿道、吃火锅”的休闲消费新体验,更增加了天府沸腾小镇的热度。
2018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
成都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创新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湖畔书店的室内地面平齐湖底,一米深的水下玻璃幕墙,让读者置身水草游鱼之间,获得新奇的阅读体验;金牛区新桥社区,脏乱的钢材物流城摇身变为摄影主题公园,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打卡胜地;武侯区江安河畔,水韵园内引入综合教育基地,开营8个月来已接待4万多名中小学生……2021年,成都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正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天府绿道体系已建成5188公里,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2134条,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一级绿道全环贯通,绿道与公园显现成网之势。其间植入各种新兴业态,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去公园休闲、运动、消费,成为成都人新的生活风尚。
其三,发展方式之变。
2021年12月23日,成都科学城内,“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作为四川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天府永兴实验室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能及固碳三大研究方向,将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
环兴隆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已经汇聚了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54个,成都超算中心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1个,以及海康威视、云从科技等数量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成都市依托天府新区,积极探索以创新为主动力的发展方式。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数字文创城分别瞄准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四川正与重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其中,成都以“一核四区”的布局,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按此规划,除成都科学城这“一核”之外,西部(成都)科学城还包括联动成都全城的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等“四区”,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成都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20个重点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探索,也是发展方式的变革,正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好成绩;1~11月,锦江流域监测断面达标率为100%。“十三五”时期,成都以年均2.2%的碳排放增长支撑了年均7.1%的经济增长。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相同、目标一致,必须积极有为,加快推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的更高质量发展。”刚刚闭幕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作出决定,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成都积极开展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在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是强保障。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不仅需要横向的多部门协同,也需要纵向的市、区(县)、街(镇)多层级联动。成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规划管理和研究机构,形成“领导小组+专门机构+专业智库”的管理体系,为高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明思路。建设公园城市,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在深刻认识公园城市理论要义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才能明晰公园城市建设方向和目标、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成都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为目标远景,优化构建了“公园城市规划—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区(市)县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三级体系,为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是夯基础。公园城市建设要以夯实绿色底色、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为基础。成都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区化、景观化”的要求,构建城市绿化体系,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把“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真正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都实施大规模“增绿增景”行动,以绿色空间为底色、绿道体系为脉络、山水田园为景观、历史人文为特质、公园街区为场景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正加快形成。
四是重转化。生态价值转化是公园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成都创新“绿道+”“公园+”“森林+”模式,营造以生态为本底、以美好生活为导向、以新经济为动能的多元复合场景,以场景营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创造性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大量以“生态价值转化”为核心理念构建的新场景,为成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城市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五是促共享。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着力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都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人”的活动出发,营造开放舒适的生活街区、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富含活力的工作场所、丰富多元的人文感知、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深刻启示:以新发展理念塑城兴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成都在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进程中,坚决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尊重五统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折射出发展理念、营城理念之变,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启示一:公园城市建设要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是培育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启示二:公园城市建设要处理好新区与旧城、内在和外在两大关系。在城市建设中,既要着眼旧城区的老问题,精准推进老城区“形态、生态、文态、业态”系统性有机更新,又要立足新区建设“新要求”,创新城市的新空间,拓展城市的新动能;既要立足当前、勇于创新、突出“面子”,也要着眼长远、突出传承、提升“里子”,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宜居性。
启示三:公园城市建设要协调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要求。要以科学理念引领城市发展、高标准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通过高质量规划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高效建设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通过高效管理为提升城市品位创造条件,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方位升级。
启示四:公园城市建设要联动人、城、境、业四大要素。公园城市本身内含“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推动转型”的基本要求。要始终围绕服务“人”,将公园城市建设与社区服务融合,让绿色资产真正变成百姓的生态福利;要围绕建好“城”,大力涵养自然生态格局,形成“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要围绕美化“境”,把城市融入自然,构建“公园簇群”美景美态,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要围绕提升“业”,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加快发展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生产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聚变。
(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孙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