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廊道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汤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1日
冬日,行走在长江马鞍山段东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如同一条绿色长龙伸向远方。这得益于我省持续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皖南生态屏障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封山育林113.5万亩。其中“四廊两屏”完成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109万亩。
“马鞍山市拥有79公里长的长江岸线,过去岸线被大量非法码头、砂场占据,长江生态系统频频亮起‘红灯’。”马鞍山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思玲告诉记者,近年来,马鞍山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制定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及长江“建新绿”工作方案,遴选28个造林树种,按照沿岸1公里、5公里和15公里三个层次分区分类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马鞍山段生态廊道生态修复与绿化提升。“2022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7770.4亩,占计划任务7500亩的103.6%;同时完成退化林修复15856.7亩、森林抚育37181.6亩、封山育林20838.7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刘思玲说。
全面实施四条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全域性的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我省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到2025年,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沿线的城镇、乡村基本达到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标准,森林质量持续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形成连续完整、功能完备、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廊道,流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
据了解,四条生态廊道绿化,可在两侧1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1.7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2万亩;在两侧15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39.2万亩,提升森林质量493.2万亩。“我们科学系统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科学编制工程设计方案,有效保护修复四条江河沿线的自然保护地和湿地,整体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