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答好“林区三问”
记者:李忠培 杨公伟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9日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林区视察,提出“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的“林区三问”,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作出了“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殷殷嘱托。
伊春森工集团组建4年多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省委、伊春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铭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和践行“两山”理念,不断交出“林区三问”和“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新答卷。
做大“绿水青山”,交出生态保护新答卷
伊春森工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最大的优势在绿水青山,最大的潜力在绿水青山,最大的责任也在保护这片绿水青山。
严管资源让生态家底更厚。在全面贯彻天保工程各项部署,严格落实森林管护措施的基础上,2019年,率先学习安徽、江苏等地经验,在乌伊岭局公司开展企业林长制试点。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印发后,又创新建立集团、局、场三级林长制以及与属地交叉林长制体系,网格化强化细化管护责任,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林长治”。常态化开展“巡山清套清网”“森林督查”等专项行动,投入1.55亿元用于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从过去单一保护林木林地为主,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野生动植物系统保护,以及全面提升森林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大保护。
狠抓防火让安全屏障更牢。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在加强常态化宣传和网格化管控的同时,投入2850万元,建立了以北部重点火险区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各级预警监测系统为补充的预警监测体系,构建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高山有瞭望塔和远程视频监控、地面有巡护队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火险火情监测,构筑起全域森林“防火墙”。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集团森林防灭火综合调度系统,实现与国家、省、市和集团各战区、防区的互联互通;建设实景沙盘和电子沙盘作战指挥系统,实现图上、视频、数字化指挥及电子实景指挥相结合,提升了森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突出快扑快打。根据森防形势,实行棋盘式布兵,开展实战化、规模化演练,为各级森防队伍配备运输车辆657辆、灭火水车75辆、各类灭火机4948台、脉冲炮44套、GPS定位仪404部,全面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实现集团连续19年、13个林业局公司连续超过40年、带岭林业局公司连续7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科学经营让森林质量更优。伊春森工集团牢牢把握森林经营这一永恒主题,正确处理保护与经营的辩证关系,坚定走好科学经营之路。一是打牢种苗基础。在重点强化4处国家级种源基地保护建设的基础上,将集团组建前外包和转为他用的17个苗圃,通过回购、补偿等形式收归森工企业,与原有16个共33个苗圃逐步实施改造升级,目前已有8个晋升为省级保障型苗圃。大力推广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先后建成轻基质网袋育苗基地12个,累计培育6600万株,使造林成活率由以往的85%左右提高到95%以上,造林窗口期由一季延长为三季。二是落实年度培育任务。认真落实各年度天保工程任务指标,严管资金,严抓质量,先后完成后备资源培育71.01万亩、国储林建设35.74万亩、中幼龄林抚育917.04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584.39万亩,森林蓄积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7.61%。三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请中国林科院专家做指导,在美溪林业局公司选择1500亩红松、落叶松人工林,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试点,经中期监测,作业区林木生长量是对照区的2.33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后,伊春森工集团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资源司大力支持下,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0个林业局公司20万亩,努力打造科学经营森林资源的全国样板。
建好“金山银山”,交出转型发展新答卷
认真贯彻森林“四库”理念,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致力大招商、招精商,以新技术、新标准,赋能林区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向“金山银山”经济优势转化。
深耕文旅康养产业。伊春森工集团共有5A级景区1家、4A级5家、3A级10家,下属伊旅集团是全市最大的旅游龙头企业。集团组建次年,就参与承办第二届全省旅发大会,叫响了“森林里的家”品牌,荣获突出贡献奖。随后,面对三年疫情的旅游业寒冬,坚持一方面维持景区运营,一方面抓住游客减少的空档期,积极推进景区升级、业态拓展和队伍素质提升,为疫情后旅游业复苏积蓄后劲。一是推进景区升级改造。投资2.37亿元对景区、酒店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投入6500万元建设汤旺河林海奇石游客服务中心,启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创建。同时,建设了13个旅游型林场,鼓励职工兴办62家旅游民宿,全面提高接待能力和标准。二是拓展旅游康养新业态。投入2100万元,受托经营岐黄养老养生苑,发展中高端养老项目,创办全市首家24小时公益性书屋,建设沿河森林文创园,联合拍摄34集大型生态文明题材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参与承办全国新年登高、森林冰雪欢乐季等重大文旅活动,增加研学、食疗、康养等多种旅游业态,野奢帐篷等新型旅游度假区、文旅融合体、田园综合体落地伊春,与哈铁集团合作打造的“林都号”高端旅游列车将于6月18日运营。三是搞好队伍培训提升。引进华侨城旅投集团开展景区赋能合作,制定和完善景区运营管理制度317项,举办各类培训班55期,全方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和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做强特色种养产业。发挥160万亩企业耕地优势,先后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4.74万亩,同时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水平,2022年实现产值25亿元。在巩固扩大森林猪、冷水鱼、林蛙、雪貂等特色养殖基础上,2020年开始启动湖羊养殖,先后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6个、育肥基地24个,目前累计出栏湖羊1.28万只,现存栏湖羊1.95万只,其中基础种(母)羊1.37万只。今年将引进先进繁育技术,力争使繁育率提高到2.5以上。积极发展饲料种植加工,探索利用林下饲草资源,多渠道降低饲料成本。建成屠宰、加工、冷藏、运输、销售一体化龙头企业,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经过5年努力,使年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只,将伊春打造为森林湖羊产业之乡。
壮大森林食药产业。一是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提高标准化种植技术水平,先后建成黑木耳菌种菌包厂46家、吊袋大棚13万平方米,年种植规模稳定在1.2亿袋以上。二是重点发展红松籽产业,强化现有结实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管护采集权网络竞价承包,年均采集量达到3100吨。运用红松苗嫁接技术,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48.6亩,使结实期提前25年以上。建设红松籽剥仁、萃取等精深加工项目,推进红松籽补链、延链、强链,最大限度发挥红松资源的经济价值,让伊春“红松故乡”的名片更加亮丽。三是重点发展桦树汁产业,制定了《桦树液采集经营管理办法》,年均采汁在8000吨左右。今年,集团注册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5000万元扩大桦树汁浓缩口服液、净化原汁、小分子桦树水加工规模,研究桦树汁医药和高端食品等精深加工。四是重点提升蓝莓、蓝靛果等小浆果,刺五加、平贝、林下参等中药材,以及各种山野菜种植质效水平,重点向林下改培种植要规模、要质量,目前集团施业区内共种植各类小浆果1.4万亩、各类中药材37.7万亩、各类山野菜8万亩。五是重点建设“森林大厨房”。目前正在建设伊春“中央大厨房”,同步在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建立“分厨房”,综合运用溯源、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拓展线下体验和线上销售渠道,让伊春的“九珍十八品”走出大山、走向百姓餐桌。六是规范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合作,探索建立森林食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引导森林食品高质量发展。
聚焦新型优势产业。注重捕捉市场前沿需求和最新技术,围绕对林区产业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生态型、科技型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合作。去年以来,与中电农创、京工弘元合作,计划利用林农生产剩余物生产高科技生物材料聚乳酸,通过下游产业加工成各种塑胶替代品,目前正在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力争3年内达产达效,成为碳中和、禁限塑背景下,全省乃至全国生物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典范。与飞龙公司合作建设飞行培训基地,今年已入住学员91名,下步将不断拓展培训量、培训项目和作业种类,努力打造综合性培训基地。与沈阳华鹏集团、北京华安航空集团合作,启动建设飞机客改货项目,力争使伊春成为东北亚最有活力的航运货物集散地。深化与国开行、农发行绿色金融合作,积极对接“兴安岭生态银行”建设行动,先后获得2.76亿元贷款支持,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财富转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探索发展森林经营碳汇,2021年完成全省首例林业碳汇签约,2022年溪水林场入选全国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
笃行“发展为民”,交出职工生活新答卷
“两山”理念既阐明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的辩证关系,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自觉把改善职工生活、推进共同富裕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职工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多渠道推动稳岗就业。充分发挥天保工程保障就业主渠道作用,确保天保等国有项目基本由企业职工承担。坚持以产业带就业,在发展集团全资产业和控参股项目的同时,大力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不断拓宽就业门路。针对林业季节性特点导致的淡季劳力闲置、忙季又劳力不足、只能临时外雇劳力问题,充分利用轻基质网袋育苗造林技术延长窗口期的有利条件,灵活安排造林时间,较好解决了春防、春造、春播用工集中问题,部分职工就业不饱和问题得到缓解。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委托伊春职业学院定向培养林区子弟,目前已录取两届新生共120人,既为森工企业培养和留住了人才,又稳定了职工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心暖。
尽全力促进增收致富。集团成立以来,通过开源节流、发展产业、加强管理,2020年为职工月人均增资500元,2021年又结合“基础+绩效”结构化薪酬改革和全员绩效考核,人均增加岗位绩效基数1000元,从今年“五一”开始,再为局公司职工人均增加岗位绩效基数500元,使人均月工资达到4854元,比集团组建初期增长68.3%。绩效薪酬与考核挂钩改革,也促使薪酬向艰苦偏远岗位和贡献大的岗位合理倾斜,进一步破除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优林场改善人居环境。林场是林区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落实“两山”理念的最前沿。集团现有195个林场都是开发初期设置的,过多、过散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比较突出,与林场承担的繁重保护发展职能形成明显反差。伊春森工自觉树立“林区要发展,林场必振兴”的责任意识,自我加压率先启动林场振兴,先后制定《全面推进林场振兴实施方案》《“十四五”林场整合建设规划》,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思路,规划将现有195个林场居住区整合到86个,目前已完成27个林场居住区撤迁,启动13个美丽宜居示范林场创建,投资1.57亿元重点推进林场道路、“三供两治”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试点林场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时至“伊春生态日”,既是总书记视察伊春的纪念日,也是回顾过去的总结日、践行嘱托的汇报日,更是背起行囊再出发的加力日。伊春森工将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推进政治建林、科技强林、文化育林、改革兴林、依法治林,加速打造伊春森工“两山”理念实践地、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中国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和现代林业生态体系示范地,奋力谱写“林区三问”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森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