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秦巴生态卫士 书写美丽陕西新篇章
记者:赵侠 杜扶阳 师蕊 刁轲 发布时间:2023年8月7日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称赞这里是市民“幸福园”。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地处汉江之源,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多年来,汉中市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全力以赴担好秦岭生态卫士、巴山生态卫士职责,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增厚秦岭、巴山绿色生态本底,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质量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地处汉中市中心城区的天汉湿地公园,面积约5平方公里,不仅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也是汉中市乃至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变好、生态面貌持续变美的一个缩影。
健全林长制体系
陕西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把全面提高林长制运转效能作为推进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级林长制办公室积极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各级林长安排部署,不断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目前,陕西已制定实施省级林长巡林、总林长令发布、激励措施、林长制考核方案(试行)等制度及实施办法,并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相继制定出台了8743项配套制度,不断巩固林长制高效运转的“四梁八柱”。
汉中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扎实开展“林(山)长制绩效提升年”活动,不断推动林(山)长制从建章立制走向全面见效。制定出台了《秦巴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有奖举报办法》《汉中市秦巴生态保护突出问题台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充分运用“三色督办单”机制、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力推进各类问题整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力度不断增强。
开展科学绿化
近年来,陕西全面贯彻科学绿化要求,坚持以水定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突出秦岭、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一手抓扩绿增量,一手抓提质增效,推动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森林蓄积量达5.67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过57%,美丽陕西建设的绿色生态基础越发厚实。
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在持续抓好重点区域绿化、开展引汉济渭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并督促指导县区加快“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汉中市森林覆盖率已达63.79%,森林蓄积量达1.5亿立方米
守牢安全底线
陕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逐步健全完善网格管理、全域覆盖、部门联动的生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近10年,全省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逐年降低。松材线虫病疫区数量、疫点数量、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连续两年实现“四下降”。全省9市94县(市、区)划定了禁牧区、禁牧期,违法放牧行为大幅减少。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对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汉中市在推动生态质量持续好转的同时,不断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力度。联合市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林业执法提质增效、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等一系列检查整治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在重点区域设立防火哨卡1500余个,切实提高公众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及时排查整改风险隐患;不断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集中除治病死松树17.05万株,实现了“阶段性清零”。
壮大林业产业
陕西坚持把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深度融合,林草产业、生态旅游、自然教育蓬勃发展。全省林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林麝养殖、冬枣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花椒、核桃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凤县成为全国麝香生产中心,大荔冬枣占全国冬枣市场份额的1/3以上,韩城建成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国核桃交易中心落户商洛。全省建成森林公园4处、地质公园31处、沙漠公园2处、自然体验基地29处、森林康养基地19处,开发生态旅游线路16条,生态旅游、自然体验、休闲康养已成新时尚。创新实施生态脱贫八大举措,助力238万人口脱贫迈上小康路。
汉中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续(选)聘生态护林员8776人,累计兑付到户公益林补偿资金1.67亿元,下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00.26万元。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目前,全市发展天麻约9.4万亩、西洋参1100余亩、淫羊藿约3.5万亩、猪苓约3万亩、段木食用菌110余万架、袋料食用菌约2.5亿袋,发展林下土鸡养殖规模约100万只、中蜂养殖约20万箱(桶),林麝存栏4807只,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9个,有力促进了林农增收。
加强湿地保护
今年3月,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全省形成了以《条例》为核心、《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陕西省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为补充的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
陕西共建立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国家湿地公园43处、省级重要湿地55处。经过多年保护恢复,全省湿地水鸟种类不断丰富,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省湿地鸟类共9目24科121种,包括朱鹮、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大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2种。
下一步,陕西省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当好生态卫士,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北”工程项目区生态保护,抓好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书写美丽陕西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