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守牢生态底线 培育富民产业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日期:2023-10-06    点击:

阿坝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让村美民富产业兴——


守牢生态底线 培育富民产业


记者:董世梅 徐中成 蒋君芳 杜杰     发布时间:2023106


  10月,阿坝大地秋意渐浓。沿国道248线从红原向若尔盖前行,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其间。沿途,写有湿地保护”“国家公园”“上游意识等字样的招牌格外醒目,让人感到眼前的美景、清新的空气,不单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当地倾力保护的结果。

  这是一方资源丰富的沃土:若尔盖湿地、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达古冰川、大熊猫……无不给人以强烈的生态美感。

  这是一片使命厚重的净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9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2种重点保护动物,生态红线超过总面积的47%……生态区位之独特、生态功能之重要。

  有句话道出阿坝的实际: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责任是生态,最大的潜力也是生态。

  行走阿坝,处处皆景。紧扣省委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阿坝锁定一州两区三家园目标,加快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早日建成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家园。


筑牢本底 山青水绿

  从海拔4500米的巴颜喀拉山走来,奔腾的黄河在若尔盖县画出几道弧线,温柔地铺展在草原。这算是黄河平静温柔的一段了。若尔盖县林草局副局长王泽光说,即便如此,经年累月的冲刷和高原气候的影响,也让阿坝州黄河干支流域部分岸线受到风水沙的侵蚀,影响着中下游整体生态功能和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

  高原的风改变不了,但针对吹来的沙、流失的土,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是可以改变的。阿坝州委主要领导说,作为黄河流经四川境内唯一区域,黄河干流在阿坝州蜿蜒174公里,守护黄河上游,阿坝州责无旁贷。

  一年多时间,一道741公里长的生态防护带在阿坝境内的黄河干流和支流岸边筑起。这道绵延的防护带由高山柳、云杉等易成活、能防风固沙固土的植物组成,眼下这些植物不少已成活、透绿。

  坚持生态立州,阿坝州不断厚植绿色生态优势,扎实推进七大保护行动”“七大治理工程,突出抓好若尔盖山水工程、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等工作,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注重生态修复,一个做法被点赞。地震让九寨沟景区内火花海受损严重,出水口堤坝崩塌,湖泊景观消失。反复论证后,科研人员以震损钙华、落石、糯米灰浆等生态材料,修复坝体、裂缝,防治了次生灾害,恢复了湖泊景观。

  激发内生动力,一种意识在深化。大学毕业不久,泽让当州加入了若尔盖县的黄河护河队,黄河边上长大,守护它是责任。阿坝县贾洛镇班玛拉塘村的然尕姐和家人报名在漫泽塘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保护生态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很有意义。

  强化外部约束,一些探索在进行。阿坝州制定了全国第一部湿地保护专门法规,与10余件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一起织密法治化保护网;九寨沟县在全国率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林草覆盖率达 84.99%,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绿水青山的画卷带来和谐之美,更铺筑向金山银山转换的生态之基。


逐绿而行 点绿成金

  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童话世界九寨沟迎来最美的季节。截至105日,九寨沟景区今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351万人次。截至8月底,阿坝州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达古冰川四大景区今年门票收入已突破10亿元。

  生态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印证着阿坝经济发展的法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阿坝加速布局“6+N”高原特色农牧业、“5+N”生态工业、“1+6”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依托良好生态本底,阿坝紧扣大九寨、大熊猫、大长征等文旅品牌,育产业、建景区、畅通道、创品牌、优环境,形成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也有疑问。一个林地、草地、湿地占辖区面积91%以上的地方,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空间会不会受限?

  阿坝的回答是:高水平保护更能倒逼高质量发展。

  工业更追求绿色低碳循环。经过碳排查,更能知道如何减排、降耗。立敦电子科技(阿坝州)有限公司专项主管唐微介绍,这家加工电极铝箔的企业自年初起就全员培训,让员工了解公司的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公司去年还投用新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再利用标准。虽然新系统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但保护生态是硬杠子

  高原特色农牧业加速转型升级。红原县安曲镇夺龙村,成群的牦牛在圈舍外享受阳光和青草。早上吃天然草,下午加餐玉米、大豆制成的精饲料,牦牛生长速度大幅提升。在红原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综合示范区内,红原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副局长郭发亮向记者细数饲草料储备中心、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好处,推动转型升级,减轻草场压力、加快出栏速度、提升牦牛品质,这是牧民主动减牛不减收入的秘诀。

  以绿为底,点绿成金的故事在阿坝频频上演。


家园振兴 村美民富

  近日,在汶川县绵虒镇绵丰村的樱桃高效栽培示范园内,村民忙着修枝施肥,甜樱桃树采摘完要施肥补充营养,来年才能结出更多好果子。种植业加速发展,新的业态在萌生。除了民宿,我们还打造了卡车之家、豆腐体验工坊等,促进农旅融合,提高村民收入。绵虒镇副镇长杨隆帆说。

  阿坝8.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74个乡镇、1090个行政村、64个社区点缀其间。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阿坝从容作答:积极探索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园建设的乡村振兴路径。

  让农业兴起来。有着中国雪梨之乡美誉的金川县,目前全县雪梨产业已达到11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雪梨年产量达3万吨,实现年产值1.2亿元。阿坝州的水果大县茂县也是成渝地区重要的果盘子。去年,茂县仅李子总产量近10.2万吨,总产值超11亿元。

  让农民富起来。抓住川青铁路过境设站的机遇,距黄龙景区仅半小时车程的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坝子村正谋划一盘大棋——引入业主投资4.2亿元打造梦回松州·遇见松潘项目。我准备开个藏家乐做地道藏餐。村民尚几邓增结束了在外打零工的日子,准备回乡大干一场。算上保底、分红等,全村村民每年估计有180万元的固定收益。该村党支部书记万生足喜不自禁。

  让乡村美起来。实现布局美,阿坝依托特色产业、区位优势、生态资源、群众意愿,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围绕环境美,阿坝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抓好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形成一村一韵、一步一景的靓丽风景线。

  村美、民富、产业兴,8.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