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抓实林长制 守护生态绿
作者:曹普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湖南岳阳作为“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以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的使命,推进林长制工作取得成效。市本级在全省林长制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岳阳县林长制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岳阳市林业局获评国家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林草系统普法先进单位,在全省打造了“林长制看岳阳”品牌。
坚持以系统观念维护生态平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岳阳坚持以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为契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强化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治理,守护好绿色“活文物”“活化石”。注重把督察暗访专题片点到的问题与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国家生态环境部调研督察指出问题、省委巡视反馈问题、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等结合起来、一体整改,持续推进“绿盾”“洞庭清波”等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严”的态度彰显“铁”的决心。
坚持以底线思维守好生态屏障。岳阳坚决贯彻落实省、市1号林长令,在极危等级森林火险形势下,各级林长下沉督导、护林员实时巡护、扑火队闻令而动,各级林长巡林反馈问题224个,护林员巡护里程150余万公里,及时化解火情火险372起,全年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率为零。2022年,岳阳获评全省森林防火工作优秀单位,并作为特护期零火灾的四个市州之一,受到省政府表扬。扎实抓好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等工作,将松材线虫病除治纳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实现了发生面积、疫点乡镇数、疫情小班数和病死松树数“四下降”,有效遏制了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坚持以绣花功夫厚植生态底色。绿色是岳阳天然的主色调,成就了江湖形胜的万千气象。全市现有林地面积933.8万亩、森林覆盖率38.19%,湿地面积427.8万亩、湿地保护率达65.14%,有国有林场1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6个。全市持续在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上下功夫,科学规划国土绿化空间,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见缝插绿、“四边”(道路河流两边、城镇周边、景区周边、单位小区周边)增绿、岸线复绿、湿地扩绿,加强森林乡村、绿色村庄、城市公园建设,创造更多的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熊猫的憨态”成为岳阳闪亮的名片。
坚持以创新思路挖掘生态效益。岳阳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推动油茶、南竹、茶叶、苗木、果树等特色产业提质提档,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林业总产值达439亿元。君山区依托君山农垦集团,引入技术服务和社会资本开展湿地碳汇开发,成为全球首个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今年底可实现总静态收益约400万元。推动生态与文旅、康养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沉浸式、智慧型、多样化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网红打卡IP,实现生态向业态、颜值向价值、产品向模式的多维协同转变,让老百姓真正捧上“金饭碗”、吃上“生态饭”。
坚持以改革手段赋能生态建设。岳阳坚决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在城乡建设中,少挖山,不砍树,不填埋河流、湿地、水田,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对确需占用林地的,实行“点状供地”,最大限度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吸引支持经营主体参与国土绿化并从中获益,形成对公共财政投入的有益补充。巩固扩大国有林场改革成果,积极探索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国有林权抵押贷款,助力政府化债减债,让林业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管绿,深入整合现有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大力推广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着力构建“天、空、地、人”立体化的预警监测体系,实现工作数据“一网相连”、工作流程“一贯到底”、工作效果“一览无余”。
坚持以硬核保障擦亮生态品牌。岳阳不断压实林长责任,市县两级林长累计巡林900余次,推动解决森林督查、森林“两防”等老大难问题501个,全年整改各类涉保护地环境问题298个,推动工作从有名向有实、有实向有力、有力向有效转变。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和机制,市林长科加挂行政执法科牌子,县级实行“局队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乡镇由林业主管部门委托综合执法,有效破解了林业执法难题,全市查办林业行政案件345起。坚持用好“指挥棒”,不断激发担当作为,完善优化林长制考核内容,实行月约谈机制,以严格的跟踪问效推进工作。将林长制考核结果与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考核问效成为指导工作的“指挥棒”、评价工作的“度量衡”、倒逼工作的“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