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四川广元在绿水青山中感悟生态之甜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3-12-14    点击:

守护古树名木 治理黑臭水体 发展特色旅游


四川广元在绿水青山中感悟生态之甜


记者:尚玉             发布时间:20231214


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作为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四川省广元市是嘉陵江入川第一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

近年来,广元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思路不动摇,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绿色活化石,体悟生态智慧

矗立在承载历史文化的古蜀道上的千年古柏,是迄今保存最完好、存世最长、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栽植驿道古树群。

据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介绍,以剑州为中心,翠云廊呈字形分布,全长151公里,现有古树20973株。自秦汉以来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20391株,其中剑阁境内现存7778株、大多树龄在500年以上。

这些古树之所以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离不开历代官员的重视和当地群众的持续种植与养护。

明代开始,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就开始施行了。唐天勇说。

“202011日,《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四川省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和路径。广元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何永智说。

此外,《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将县(区)、乡(镇)行政首长离任时对古柏保护情况进行工作交接这一要求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并将对古柏保护的要求从剑阁县拓展到蜀道古柏的昭化区、利州区等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剑阁县已完成两次县长离任交接和20余次乡(镇)长离任交接。

剑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伦平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柏,剑阁县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作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同时,联合昭化、梓潼、南江、阆中等四市五地人大、检察机关、林业部门构建了司法合作、区域同管、县乡共治的司法监督机制,成立了蜀道古柏资源保护基地和检察工作站。县法院成立了驿道古柏保护司法服务站,依法保护蜀道沿线各类古树名木资源,守护好蜀道上的瑰宝

近年来,在严格落实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人等保护措施下,剑阁已累计完成7803株古树挂牌,复壮救护古树300余株,分段在蜀道沿线开展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5万亩,白蚁防治1800余株。

以保护为前提,剑阁坚持规划引领,依托翠云廊古柏资源及古蜀道人文历史,最大限度实现古柏资源价值转换,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自然蓬勃之力,感悟生态文明。

坚持治水为民,实现人水和谐

绿意萦绕、水清岸洁。这是记者来到广元城区最直观的感受。

这片水域名为栖凤湖,是2016年嘉陵江上石盘电航综合枢纽工程建成后,截流嘉陵江、南河在市城区段形成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广元市利州生态环境局局长谭德春介绍。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吴杭周介绍说,几年前,城市污水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栖凤湖汇水区内19条城市黑臭水体纵横交错,湖区水质徘徊在类,亲水平台不完善,岸线杂草丛生,群众反映强烈。

近年来,我们以宜居城市建设为目标,将栖凤湖水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亮点工程来打造。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廷延说。

臭水沟变身文明沟的背后,是广元将19条黑臭水体作为民生实事重拳整治,纳入一把手工程推进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对河流岸线229个排污口进行排查整治,累计排查管网700余公里,分步推进2.7万个管网缺陷点整治,实现污水应收尽收。通过常态化开展水质监测研判,吴杭周告诉记者,近年来,从未发生过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河流水质常年为优。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近年来,累计新改扩管网220余公里,新建污水提升泵站3座、垃圾转运站63个,改造雨污混接点500余个,清淤50余万方,并组建了专业的垃圾打捞队伍,对湖区水面漂浮物做到日捞日清。广元市城市供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刘易见介绍,市城区生活污水排放处理量已由2013年底的5万吨/天增至2022年的14万吨/天。不仅如此,还栽种了水生植物约4万平方米,建成绿化景观22万平方米。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吴杭周介绍,近年来,广元市日均减少5万吨以上的地下水抽取,河流生态用水保障率达100%

广元市城市建设事务中心副主任刘东伟介绍,市里专门设立了栖凤湖管理事务中心,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建立了四级河长统筹治理机制。同时,还将沿河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全民共护。近年来,城区涉水环境投诉信访减少90%以上。

河清鱼儿欢,鱼类种数增至65种,成为广元全面落实十年禁渔的生动展示。成群的鸬鹚、白鹭等成为城市的新主人,反映出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

如今,通过三水共治,栖凤湖已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批9个美丽河湖之一,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亲水平台。

立足生态优势,推动价值转化

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森林覆盖率达94%。四面环山的月坝高山湿地,是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节点之一,拥有珍稀动植物10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6种以上,原生箬竹2万余亩,溶洞30余处。

过去十年,月坝村端起生态碗,由无人问津的穷山沟变成了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

20155月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首个高山湿地保护小区后,利州区以更大力度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不断探寻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月坝受保护湿地面积达16845亩,常年水面1000余亩,沼泽近2000亩,湿地率达到了88.9%白朝乡党委书记陈凤杰表示。

这中途歇脚的驿站建好了,鸟儿也多了。绿头鸭、绿翅鸭、鸳鸯等十余种候鸟,都曾在这里现身。

2016年,作为全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规划试点,月坝特色旅游小镇开始建设。白朝乡乡长周韬表示:我们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运营,形成了游古村、揽月坝、探溶洞、踏青流、享田园的乡村旅游格局,通过资产入股、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同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更好开发旅游资源,月坝村引进区属国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们有川北特色院落民宿12家、农家特色餐饮13家、水上游乐区域两个、户外露营地1处、研学体验区3处。白朝乡副乡长叶书安说。

同时,月坝村还在全省首次探索开展直播+短视频+乡村旅游+农特产品电商融合新模式新场景,策划品尝月坝特色美食一品九碗等体验活动,有效促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

白朝乡月坝村党总支书记吴光成介绍,2022年,全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32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以上,较上年增长11%。

此外,月坝村坚持实施人才储备培养计划,发出乡贤回归,共建月坝倡议,累计回引146人回村创业。白朝乡党委委员、组织宣传委员李志介绍,先后举办了3头雁孵化班,开展技术指导80余次。

如今的广元,坚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各地生态优势资源相互配合,绿色发展底气更多、成色更足、特色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