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与江共生 拥江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4-03-15    点击:


与江共生 拥江发展


记者:赵彤 褚方樵 张健       发布时间:2024315


大江奔腾,碧水东流。南京城,是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省的首站,拥有6288.7平方千米的长江流域面积和280千米的长江岸线。今年,我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满三周年。近年来,南京市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伴随着长江的涛声,人们从碧波浩渺、生生不息的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一路东去,到三江河口处望澄江如练,看南京如何书写长江大保护的时代答卷。

还江于民,长江生态岸线绿意正浓

龙年春节,牛首山风景区成为南京接待游客最多的景区之一。经过生态修复,只见长江沿岸过去的废矿洞重新出了层叠丰茂的翠绿皮肤。登山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绿意葱茏的岸线上几步一景,几乎每个景观背后都藏着一个生态蝶变的故事。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沿岸城市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曾经码头聚集、塔吊林立、临江不见江,到如今水清岸绿、各美其美、江作青罗带,近年来,南京市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铁腕治污,统筹治岸。着力推动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全力破解化工围江难题。

2018年至2023年,南京市拆除取缔160个项目,整改规范66个项目,累计清退生产岸线37.6公里。长江生态岸线比例从2018年的66.2%增至目前的80.26%

为让长江更清、生态环境更好,南京市还结合实际制定了系列地方性法规和制度,强化法规配套。202311日起,《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南京长江保护的法治护甲更坚实。

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污染长江流域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生态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条例》进一步明确岸线清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推进已退出岸线的复原、复绿及滨江岸带的生态修复,助推沿江板块高标准打造生态特色示范工程。

目前,南京市已形成鱼嘴湿地公园(原清江油库)、三山矶公园(原雨花台梅钢9号路片区)、春江十里景观带(原浦口十里造船带)等一批标志性生态修复案例。其中,南京滨江明珠——幕燕滨江生态修复国家级地质公园——南京方山火山地貌生态保护修复两个项目还入选江苏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如今,两岸共贯通滨江绿道达72公里,沿江绿色廊道已全面联网成片,长江岸线绿色肌理已深深植入南京的城市基因,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观。

与江共生,长江水生态生机勃发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自202111日起全面启动,随后对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严格捕捞管理,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也被写入我国《长江保护法》中。

为更好了解《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南京市长江江豚种群变化趋势和活动范围,3年来,南京市持续组织开展长江江豚同步调查活动。20231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南京段栖居长江江豚数量已达到62头,比5年前增长了24%。南京市江心洲、新济洲、鱼嘴湿地公园等点位均出现长江江豚活动的身影,其中,三山矶、五马渡等新增设点位历年来在同步观测中均发现江豚记录,且五马渡是唯一设立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点位。

这说明长江江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让它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长江南京段畅游。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说。

位于鼓楼滨江岸线的长江微笑驿站是南京13个观测点位中看到长江江豚频率最高的点位,创下一天内看到长江江豚72次的记录。微笑精灵频频现身开心戏水,也折射出南京市长江禁渔工作的深入推进。

去年,南京市制定了《2023年长江禁渔工作计划》,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先后组织开展春季护鱼、百日攻坚、夏秋季执法等专项行动。全市开展多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750余次,破获涉渔刑事案件200起,办理涉渔行政案件794起。

同时,不断优化禁捕水域管理,夯实市、区、镇街、社区(村居)四级网格监管体系,持续开展渔政协助巡护,推进智慧渔政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无人机、高清监控等科技手段,不断完善专打与联打、人防与技防、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实现水陆空网高效联动,切实维护好禁捕水域管理秩序。

随着长江水生态的恢复,许多珍稀鸟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也从稀客变为常客,长江江豚的朋友越来越多。

共护共治,大保护理念浸润人心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只有做到共护”“共治才能实现共赢

去年11月,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在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以河流汇聚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围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河流文化、生态、经济、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论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

对保护长江的讨论不仅仅局限在会议中,也正发生在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课堂里。长江大保护已连续两年成为南京市生态文明第一课的主要内容。爱江、护江、拥江的生态文明理念正深植孩子们的内心。

201965日,江苏省沿江8市启动了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活动,选拔一批具有环保理念的小朋友作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并计划连续12年通过他们采集记录长江沿岸的空气、水、土壤样本,观测生物多样性等方式,记录长江生态变化。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六年级学生曾靖雅对自己长江小使者的身份非常骄傲:我希望可以把长江大保护理念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带动家人和同学们关注并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长江风景越来越美。

一年又一年,孩子们手中采集到的江水、空气、土壤样本见证长江沿岸的变化。截至2023年,长江南京段总体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42个国考省考断面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100%,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28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这几个100%的背后,是对长江南京段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攻坚治理的最好佐证。

大江奔流,生生不息。市民们在移步换景间,能望得见江河、触得到绿色、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南京正以还江于民、与江共生、拥江发展的生动实践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