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记者:陈娟 程竹青 发布时间:2024年6月27日
美丽重庆何以更加美丽?
6月19日,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笔者邀请到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吕俊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郑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与排放管理处处长罗财红、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晓江、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锡智、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杨中亮,围绕学习贯彻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共话绿色低碳发展,共谋美丽重庆建设。
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畅享绿色生活
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内核,也是绿色生活的应有之义。
作为最早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重庆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吕俊强用三个“率先”进行了总结。率先高质量完成国家试点任务。试点以来,重庆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探索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全民行动等五大体系建设,45项指标和111项任务按期完成。率先高标准构建全域建设格局,强化水、气、土、固废协同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印发了《重庆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41个区县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已建成24类16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涵盖衣、食、住、行各领域。率先高水平打造川渝共建机制,在全国首个开展跨省域的川渝“无废城市”共建,推进五项机制建设,目前川渝“无废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最活跃的区域。
吕俊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制定印发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国领先实施方案、“无废单元”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定期发布“无废指数”,开展年度“无废城市”成效评估,强化评估激励引导和固废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定期征集发布“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和精品“无废细胞”。拓展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推进危险废物跨省“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高竹新区跨省转移审批试点。
同时,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快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塑料等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加快“巴渝治废”应用开发,着力完善固体废物多跨协同和量化闭环,实现以“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各领域固体废物“三化”水平,实现固体废物源头产生越少越好、填埋越少越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越多越好。
在刘晓江看来,要建成“无废城市”,首先要建成一个个“无废细胞”。
刘晓江介绍,渝中区结合辖区特色,创建学校、景区、机关、商场等9类“无废细胞”创建120个,在全市创新建设首个“无废医院”和“无废菜市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入选全市精品“无废城市细胞”,“石灰市无废菜市场”入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双十佳”典型案例。
“我们还高标准建设运营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粪便污水处理厂,打造直饮水标准的过滤系统,日处理200余吨粪便污水,成为长江边上的‘净水滤芯’。”刘晓江介绍。
刘晓江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激活“无废医院”“无废景区”“无废学校”等特色“无废细胞”,打造一批精品。到2027年,力争创建“无废细胞”200个,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同时,聚焦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治理。“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链条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推动塑料生产、销售和使用源头减量,建立健全塑料制品全环节长效管理机制,以限塑减废协同治理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美丽重庆建设。
以环评服务为引擎,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环评服务是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近年来,重庆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为美丽重庆建设增彩。
郑强介绍,重庆在全国率先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及调整方案(2023年),将全市国土空间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划分为818个环境管控单元。在全国率先谋划构建“1+3+1”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体系(即1个平台体系、3个应用端口、1个APP),服务项目选址研判,实现项目选线选址“云”模式,平台累计生成6.8万余份智能研判报告,APP累计服务企业“云研判”12.5万余次。
重庆还牢牢把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机遇,围绕服务招商,不断优化简化环评审批。郑强举例,比如,持续深化实施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纳入四十五大类104小类建设项目;将不纳入环评管理的建设项目范围扩大至四十四大类138小类。项目环评可实施带条件“容缺”审批,“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生物医药CDMO类改变药品种类无需办理环评;推行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适度分离。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承诺办结时限(不含法定公示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提升审批效能。郑强表示,上述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环评服务与企业、群众要求还有差距。今年,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查找本质问题,重塑环评审批流程,摒弃影响审批效率的问题,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成效。同时,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推动平台纳入数字重庆建设综合场景应用“三张清单”,持续优化“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APP 3.0版本,新增“我要办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查询”功能模块,推动实现环评手续掌上办、环评文件一指查、环评报件场所地图一键导等功能。在电镀、生物制药行业开展试点,对入驻符合试点要求的楼宇式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优化环评审批手续。
区县要如何用好用活市级政策,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
杨中亮认为,环评是绿色发展的第一关,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准入关。璧山区按照市、区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落实璧山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同时,用好“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建立会商联动机制,确保新建项目选线选址不占据生态红线。
其次,把好环评报告的质量关,确保环评科学有效。对一些重大项目,璧山区还邀请市级专家参与把关。如,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园、中医智谷等重点项目,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和专家,提前介入开展规划编制、项目招商、环评编制等工作,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璧山区还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和跟踪服务,提高环评审批效率。2023年以来,璧山区已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90个,涉及投资238亿多元,其中环保投资达6.6亿余元。
杨中亮表示,下一步,璧山区将依法依规开展环评审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审查效能,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各项要求,服务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配合开展全市电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综合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璧山电镀园区纳入全市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全区规划环评工作,确定各类规划的环评类别,充分发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全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4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罗财红表示,近年来,重庆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2个、绿色工厂133家;碳市场累计成交5102万吨,推动实施碳减排项目超80余个,减碳近1200万吨;全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绿色贷款余额超过6800亿元;用好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项目482个、融资意向3809亿元,推动实现融资项目31个,融资金融74亿元,带动减碳效益约300万吨。
同时,重庆还以潼南、涪陵高新区、西彭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动重庆城市、园区减污降碳新探索,形成示范引领,凝练先进模式。
罗财红表示,接下来,重庆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落地抓实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抢抓新机遇,培育碳中和产业,发展碳中和技术,打造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增长极;积极推进降减扩增协同创新试点,探索制定四维协同指标评价体系和协同创新发展指数;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改革,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护,进一步优化培育地方碳市场,提升“碳惠通”平台能级;进一步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统筹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近零碳园区和机关、气候适应型城市、气候投融资等系列试点示范创建,增添动能;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融入低碳元素,健全环境统计和碳排放统计融合机制,推动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执法;以碳达峰目标为导向,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转变。协调强化财政对减污降碳的支持力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创新开发碳配额跨周期抵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带动撬动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九龙坡区是重庆的经济大区、工业大区,近年来,九龙坡区抢抓新机遇,不断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李锡智介绍,九龙坡区以九龙新城园区为主战场,坚持先行先试,碳污共治,园区先后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全市首批近零碳试点园区,迭代升级数字生态大脑,建成数字生态监测监管一体化平台,创新推行“环保码”监管,初步构建起了生态智治体系。
“我们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奋力在全市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塑造新样板。”李锡智表示,九龙坡区将继续挖掘能源、产业、交通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潜力,打造上游电解铝用能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游铝加工生产提质、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提升—末端回收再生应用的铝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塑造产业低碳竞争力;抢抓长江“氢走廊”、成渝“氢走廊”等战略叠加机遇,以解决交通物流运输的碳污共治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氢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全力支持以九龙新城园区为主要对象开展气候投融资等试点,以绿色金融活水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氢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五九所等企业开展轻量化铝合金、氢燃料电池技术、智能制造、环境效应与防护等技术攻关,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做好巴渝治气、巴渝治水等市级运用赋权试点,不断提升生态智治的多场景应用水平,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持续推动数字赋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保持全市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