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好山好水有“好价”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4-07-30    点击:

好山好水有“好价”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抚州模式”


记者:郑莹莹                        发布时间:2024年7月30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涌现了一批成功案例。即日起本版推出专栏,聚焦各地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夏日的抚州,山如黛染、水似碧玉,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四顾远眺“生态绿”,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优势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如何实现生态资源价值有效转化?“绿水青山”如何转换为“金山银山”?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全国第二个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近年来,抚州市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在生态产品确权、核算、评估、交易、补偿等方面积极探索,在绿色金融创新、拓宽价值转化路径、构建制度支撑体系、营造绿色生活氛围等方面主动作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抚州实践,镌刻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核算生态身价,实现“绿水青山”可交易

乐安县金竹飞瀑景区清幽静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40960个,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我们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纳入民宿定价范围。虽然需要客人为新鲜空气、良好环境买单,但民宿依然爆满。”金竹畲族乡党委书记兰卫介绍。好生态带来了好生意,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十年前的7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两万多元,民宿经营户年收入人均超10万元。“绿水青山就是村里人的致富靠山。”当地村民有感而发。

好山好水好空气“明码标价”在抚州市并不稀奇。但要为大自然定价却非易事,要让人们心悦诚服地为生态买单,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是关键。

2017年起,抚州将确权登记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对各类自然资源的权属、位置、面积等进行了清晰界定。并上线运行全市域GEP精算平台,出台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和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推动GEP核算应用“九进”(进规划、进市场、进项目、进占补平衡、进补偿、进赔偿、进考核、进审计、进古村落),初步构建了“一个基础、四项支撑、九大应用”生态产品核算与应用体系。这关键一步,让“无形”的绿水青山得到了“有价”衡量。

GEP精准核算基础上,怎么实现绿水青山从可量化到可交易?

抚州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市域生态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升级改造抚州市生态资产交易系统,开设275个市、县、乡三级账号并接入“赣服通”和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市、县(区)设置生态资产交易大厅,乡镇明确服务窗口,引导各方参与交易。同时,全面推行“两山”转化中心实体化运营,30%的乡镇成立“两山”公司,生态资产交易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2023年,全市完成生态资产权益交易67亿元。

绿色金融赋值,实现生态资源可转化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也是经济社会财富,如何实现两者间的转化?

在探索中,抚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金融钥匙打开生态价值转化之锁,让生态产品价值持续“赋能增值”。

“您的贷款已办理,贷款额度为500万元。”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先后开展了森林赎买抵押贷款、水资源抵押贷款、竹木产业链融资、林权代偿收储担保机制等多种生态权益金融业务,方便、快捷的服务让诸多贷款人连连称赞。

“我们先后搭建了资源收储中心、价值评估中心、资产运营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资产交易平台,畅通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通道,走出了一条保护资源、培育产业、助民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该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葛丽佳介绍,通过“两山”转化中心的实体化运作,目前全县已收储山林、河湖水面、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生态资源资产20余项,总价值超过10亿元,并筹资5亿元设立生态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发展林业及林下经济、20多亿元进入旅游产业。

资溪县高田乡城上村山水相连,生态美景入画来。

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滋养绿水青山,抚州市的“玩法”仍在不断推陈出新。

“在老房子里用新科技展示传统文化,我们村已经成了网红村,带孩子来体验的家长特别多。”在金溪县,说起游垫村的变化,村里的导游汪晓云特别自豪。

几年前,游垫村的明清古建筑还破败不堪。2018年,金溪县启动“拯救老屋行动”,游垫村村民胡庆华立即报名修缮老宅。“当时我家修缮老屋要10余万元,个人要付20%。”胡庆华说,听说要自己出钱修缮老宅,有不少村民打起了退堂鼓,“拯救老屋行动”一度陷入困境。

为破题解困,2020年金溪县提出将古村古建作为生态产品的理念,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支持,顺利拿到改革“通行证”,“古屋贷”应运而生。

村民将自家老屋委托给村里,由村集体对全村老屋修缮进行整体托管,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经营,自己入股参与老屋经营分红。

不久,金溪县乡村发展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游垫村签订协议,对村集体整村托管的老屋开展整体规划、活化利用,并以部分老屋经营权申请抵押贷款,由政府担保,游垫村获得亿元信贷资金。有了资金注入,游垫村得以放开手脚发展古村游,迅速成为“网红”村,2023年以来,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金溪县文旅投公司负责人彭芳介绍,“古村贷”的落地,让沉睡的村庄被唤醒,竹桥、后龚古村获经营权抵押贷款1亿元;大坊荷兰创意村成功获3000万元贷款;游垫古村整体打包,在深圳文交所中国古建资产托管平台托管上线,成为“金溪托管专区”托管的第一个古村落……如今,这些古村已成为古村落活化利用的标杆。

同时,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升级,截至目前,金溪县受益古村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200余个,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

南城县将河道清淤疏浚沙石收益质押贷款3.2亿元,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建设,让“囤积淤泥”变成“绿色活水”;东乡区创新推出“畜禽智能洁养贷”,有效解决生猪养殖企业抵质押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探索引发了绿色发展的“聚集效应”。当下,在金融机构的“抢滩”介入下,抚州市创新推出30余种专属信贷产品,实现GEP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2023年,全市生态资产权益类贷款余额为513.5亿元,同比增长12.4%。

加强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可持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抚州市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努力做好“生态+”文章,不仅提升了生态产品附加值,也让一个个生态产业链从绿水青山间“长出来”。

大觉山上,竹林随山势起伏,绵延不绝。跟随一辆满载竹材的货车走进资溪县竹科技产业园,井然有序的生产车间、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厂房……让人感受到当地竹木加工企业迸发的活力。

“我们可以将竹子的头段做成竹板、中部做成竹筷、尾部做成竹签、竹碎料做成竹炭等,实现全竹利用。”产业园内,江西庄驰竹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友青介绍道。

依托50余万亩毛竹林的资源优势,按照“工业+旅游”思路,资溪打造了全省首个竹科技产业园,引进20余家户外板材、竹家具上下游龙头企业入驻,配套建设原竹加工区,初步打造成“1+1+N”的全竹产业体系,构建从毛竹下山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全面提高毛竹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将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引导产业集聚。

今年年初,2024年江西古村跑(流坑)传统村落挑战赛在乐安县流坑古村举行。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古村落资源,“村跑”与流坑古村两个元素相结合,成为乐安文旅年初的大事。当地文旅产业实现“开门红”。“现在,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咱们家乡可真‘火出圈’了。”流坑古村景区讲解员张海琴骄傲地说。

在广昌县,每到采莲季,驿前镇姚西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采莲、售莲成了村民们最要紧的事。“以前种莲卖干莲,价格不稳定,还得四处找买家,现在鲜莲刚摘下来就被抢购一空,仅靠莲子每年能稳定增收两万元。”村民赖良忠在家门口就把莲子卖完了,高兴得合不拢嘴。

依托公共品牌提升生态产品的溢价能力,抚州创建了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赣抚农品”,广昌白莲、南丰蜜橘等越来越多原来“养在深闺”的农特产品进入全国各地市场,近3年销售额累计达77.3亿元,助推农产品增值15%以上。

点绿成金、生态变现,GDP、GEP共荣共生,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加持下,今天的抚州,生态旅游一枝独秀,古村复活灿若星河,乡村振兴缤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