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上海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核心提示
发布者: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3日
2000年以来,上海市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将环境保护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建立了环境保护和建设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四个有利于”和“三重三评”的指导原则,滚动实施了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持续多年的系统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从末端污染治理到推进源头防控、绿色发展,从中心城区为主到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从还历史欠账到建设生态之城等重大转变,污染防治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稳步提升,城市环境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重大时刻(2000年—2014年)
●2000年,启动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从2000年起,上海整合全市各方面资源,开始每三年一轮,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由市长挂帅、各委办局和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
●2003年,全国首推新车国二标准
2003年,上海市提前实施新车国二排放标准,当年,中心城区全面淘汰50万辆燃油助动车,全市新能源车超过130万辆。
●2003年,启动化肥农药减施工作
2003年起,全市郊区全面启动化肥减量工作。2006年,大力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工程,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2022年,在全市推广绿肥深耕面积达122万亩。
●2005年,首次重大修订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环保条例》)是上海市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环保条例》于2005年首次进行了重大修订,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监督、企业自律、市场规范、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2005年,完成桃浦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
1999年—2005年,对桃浦工业区共完成40多项环境综合治理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将污泥堆场改造成园林绿地。
●2008年,摘除吴淞工业区传统重污染工业区帽子
2000年,对吴淞工业区启动了环境集中整治,2008年,摘除了吴淞工业区传统重污染工业区帽子。
●2008年,建设完成“基本无燃煤区”
到2008年,全市建成了591平方公里“基本无燃煤区”。其中,内环线以内建成“无燃煤区”,外环线以内,按区划建成“基本无燃煤区”,外环线以外,全面建成“烟尘控制区”。
●2009年,基本完成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
2005年起,开展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09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31.72亿元,完成83项污染治理项目。
●2010年,发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系统提出崇明生态岛建设总体战略。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崇明生态岛建设列为典型案例。2022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未来崇明将深入实施“+生态”“生态+”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
●2010年,基本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网络
2010年,全市危险废物许可证持证单位为49家,共利用处置各类危险废物30.51万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网络基本建立。2020年,全市危险废物总处理处置规模达到87万吨/年。
●2010年,举办绿色低碳理念引领的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顺利举办世界博览会,充分体现了“低碳世博”和“绿色世博”的理念,世博园区集成和展示了大量低碳和绿色生态的理念,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领域展现了先进的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通过此次世博会,上海向全世界展示了良好的生态环保国际形象。
●2011年,率先启动碳市场试点交易体系建设
2011年,率先启动试点碳交易体系建设,2013年,正式启动上海试点碳交易市场,已纳入钢铁、化工、建筑等28个行业,逐步建立了制度明晰、市场规范、管理有序、减排有效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2013年起,酸雨频次呈现逐年降低趋势
2008年,上海酸雨频次接近80%,降水pH值降至4.39。之后5年,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工作,到2013年,二氧化硫浓度较2008年下降了56%,酸雨频次逐年降低,酸雨问题开始得到遏制。
●2014年,成立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2014 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建立了“会议协商、分工协作、共享联动、科技协作、跟踪评估”5个工作机制。
●2014年,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
2003年开始,上海逐步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等改造工程。2014年底,全市18家燃煤电厂基本实现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重大时刻(2015年—2023年)
●2015年,启动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2015年,上海将金山地区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区域,启动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可感受、可评估、可考核的要求,实施三轮综合整治,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十二大领域,涉及整治项目1642个。
●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000年以来,陆续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卫生填埋场和一批符合欧盟标准的生活垃圾焚烧厂。2009年,基本形成了焚烧、生化处理等多种手段并存的处置系统。2015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07万吨/天,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并保持至今。
●2015年,启动“五违四必”综合整治
2015年,明确提出了“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要求,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五违”现象,按照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的“四必”要求,强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2016年,全面实现集中取水、水库供水体系
2016年,金泽水库原水工程正式建成运行,宣告上海原水全部实现由水库集中取水。上海“两江并举、集中取水、水库供水、一网调度”的原水供应格局基本形成。
●2016年,建成中华鲟保护基地
中华鲟保护基地一期于2016年基本建成运行,为长江口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的抢救救护、蓄养保种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现已成为一个集保护、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生生物保护基地。
●2019年,全面启动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
2019年,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进入全面依法治理新时期。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为95%。
●2020年,一江一河全线贯通
2002年,推动黄浦江生产岸线向综合服务岸线转变,累计建成约1200公顷绿色生态开放空间和150公里左右集漫步、骑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江“三道”。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也实现基本贯通,并逐步实现以旅游水上航线和沿岸步道为“链”,以游览码头为“节点”的水岸联动发展。
●2020年,全市河道消黑除劣
持续推动污水处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开展“十百千万”河道整治、“中小河道”治理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工程。2018年,全市主要河道基本消除黑臭,2020年,全市地表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污染。
●2020年,建成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2020年,已建成超过300个站点组成的空气质量预警监测体系、近600个断面的地表水预警监测体系、200多个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国市两级近300个点位的地下水质量监测体系,以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2022年,PM2.5浓度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低
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多次爆发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重污染天气,经过10年不懈努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PM2.5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2022年,COP15大会“上海日”边会和主题展示
2022年,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作为唯一的直辖市代表,上海代表团在大会“中国角”举办“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河口与海洋的交汇”为主题的“上海日”边会和主题展示。
●2023年,上海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吨
通过20余年的不断努力,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22.5万立方米/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从1999年的40.5%提升到2023年的97%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连续4年达到100%。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做法和经验
1.坚持机制引领,合力推进环保工作
生态文明,制度先行,通过创新机制夯实责任,突出跨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的双轮驱动模式,建立全社会大环保推进体系。
2.坚持问题导向,工作重点与时俱进
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指导思想上,从末端污染治理为主逐步向更加注重源头防控转变。二是工作目标上,从“还污染历史欠账”逐步向建设生态之城和美丽上海转变。三是任务重点上,从改善环境面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保障健康安全,注重管建并举、长效管理转变。四是区域重点上,从以中心城区为主逐步向城乡一体、区域联动转变。五是推进手段上,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
3.坚持精准务实,项目主导推进落实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求真、务实”作为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三重三评”的指导原则,切实提升市民感受度和幸福感。
依托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机制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平台,全市已累计安排重点项目1887个,资金投入超过6000亿元。
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成效
1.环境保护全面融入发展全局,全社会合力推进环保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2.污染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3.污染防治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赶上城市化步伐;
4.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涉及民生的环境问题和局部区域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5.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得到持续推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6.环境保护优化发展作用逐步显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7.坚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市场、公众宣传等手段,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8.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主要指标呈现持续改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