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案例

反面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面案例 >> 正文

“环保公司污染农田”暴露双重治理“盲区”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日期:2021-09-11    点击:

“环保公司污染农田”暴露双重治理“盲区

记者:戴先任 发布时间:2021911

 

  假借“土壤改良”名义,四川遂宁市船山区一家环保科技公司,7年来累计倾倒或填埋10.51万吨污泥,污染193.9亩土地,其中基本农田115.4亩。群众先后投诉14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环保公司”不环保,甚至成了“污染大户”,如此打脸的桥段并不鲜见。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本应是环保卫士,却凭借其专业背景让排污更隐蔽,成了不法企业的“排污保镖”。

 

  “环保卫士”黑化成了“污染大户”,他们的“环保卫士”身份更让他们的违法行为具有迷惑性、隐蔽性,更难被发现。这些借助“环保外衣”的“排污黑手”肆意妄为,让环境污染问题更难得到有效遏制。

 

  遂宁“环保公司”污染近200亩土地案件,暴露了污泥围城环境治理痛点。据了解,有大量市政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原因就在于治污重水轻泥,国家层面缺乏相应标准,污泥处理率不高。而有的地方为了片面追求污水处理率,简化甚至忽略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另外,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难度高,而具备这样技术的企业又少。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市政污水量大增,市政污泥也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出现了污泥围城的困局。

 

  “环保公司污染农田”案件暴露环境治理的双重“盲区”。对此,一方面要扫除环境治理“责任盲区”,需要各地真正重视环境污染防治,守好环境保护防线,筑牢生态安全的法治防线,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与惩治力度,对失职渎职的职能部门及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问责、追责。另一方面,则要清除环境整治“盲区”“死角”,改变过去“治水不治泥”的片面治污方式,明确污泥处置考核标准;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促进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彻底斩断“排污黑手”,破解“污泥围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