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案例

反面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面案例 >> 正文

谁之过?牧草不见踪影,黑土滩沙尘弥漫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23-12-27    点击:

谁之过?牧草不见踪影,黑土滩沙尘弥漫


记者:肖琪               发布时间:20231227


在石质山峰上规划种草,修复地块上长出的牧草不见踪影,黑土滩沙尘弥漫,种种有悖常理又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发生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的一些州县。 

记者近日跟随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督察发现,青海省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制定不科学,对验收评估放松要求,后期管护不到位,导致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

一处处高寒草甸严重退化而形成的黑土滩,宛如青藏高原的一块块小秃斑,在冬天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闹剧浮出水面:没有土壤和植被的石质山峰竟纳入修复范围

12月的年保玉则被一层薄雪覆盖。无数个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绵延不绝,群峰怪石峥嵘,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境内形成长40公里、宽25公里的山脉。因壮观的冰体和陡峭的山岩,年保玉则于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果洛州久治县2021年编制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就落在这里。

督察人员来到现场查看时,才发现这一修复项目的选址实属荒唐,本应由果洛州林草局严格把关的项目却明显有悖常理:2.6万亩既没有土壤覆盖也没有植被生长的石质山峰,竟被当成退化草原进行修复,眼前陡峭的山岩,如何才能种出草地?

把石质山峰规划成退化草原来修复,撕开了青海省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在制定之初不科学、存在明显缺陷的真相。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大草原修复治理力度,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复的诸多规定与要求更是落空。

典型案例还指出:海北州门源县2023年编制的退化草原补播项目,与人工饲草基地重叠约653亩;祁连县2022年编制的草原改良项目扎沙村地块,也与人工饲草基地重叠约237亩。发生这种情况,与项目前期调研不充分有很大关系。督察人员告诉记者。

修复项目制定得如此随意,有可能让真正需要抢救性修复的黑土滩,在冬天只能变得更加脆弱和灰暗:地表裸露在外,土壤失去水分涵养能力,不仅生态系统遭到严重威胁,草场生产力也在持续降低。宛如失去免疫力的身体,逐渐衰败,最终了无生机。

层层失守:验收降低标准、后期管护不到位

眼前大量的裸露地块,让督察人员不禁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青海省天然草原面积大,生态系统脆弱,如若不对草场退化进行及时的科学干预,后果将不堪设想。

加强对黑土滩的治理,是改善天然草原质量、构建健康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然而督察却发现,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不严不实,草原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

根据青海省《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及评估规范》,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在验收时,应当科学、足量设置监测点位,在实施当年和第二年分别对项目区出苗率、草原盖度、鲜草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科学评价项目区修复效果。

但督察发现,修复项目验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的现象在青海省的一些州县较为普遍。

海南州贵南县2022年实施的3个地块1万亩黑土滩修复项目,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应该至少设置9个验收点位,但当年县级自查验收时,仅在2个地块中设置了4个点位,远未达到相关规定;次年3月,省州对该项目联合验收时,仅进行简单查看就通过验收,标准和指标只是一纸空文。

同样,果洛州玛沁县2022年实施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中,不论县级自查验收还是省州联合验收,都没有对次年草原盖度、鲜草产量指标等进行核验,项目验收就顺利通过。

如此层层放水,层层失守,不仅无法有效评估修复效果,更让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通通付诸东流。

实际上,黑土滩修复难度大、修复成本高,验收本应为修复效果把关,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撑,然而却并未发挥任何监督与约束作用。也正因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一些地方更以管不住、不好管为由,对项目后期管护明显不重视、不作为。导致修复效果无法保障,修复资金打水漂。

督察人员告诉记者:黑土滩上刚刚长出的草种十分脆弱,需要一定时间休养生息,草场更不宜在修复期过度使用。所以修复地块要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措施,两年内禁牧。

但督察现场却发现,修复地块的牧草不见踪影,只有大片裸露地面,起风时沙尘弥漫。在黄南州河南县2023年刚刚实施的黑土滩修复项目区,有的地块植被已被破坏殆尽,只残留部分草根,疑似家畜啃食的痕迹。

放眼望去,被铁丝网围住的草地上满是密集的鼠洞和牛粪。寒风肆掠之下,更显苍凉与萧瑟。

我们该如何守护人类的生态屏障?

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人们常用这样的词汇形容青藏高原。它对调节气候和涵养水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片雪域高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脆弱的生态一旦破坏,修复难度将非常大。

曾经,世世代代的牧民,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经验积累维持着生态平衡,形成独特的游牧文化。但近40年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威胁:天然草场退化加剧,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生态屏障功能的退化。

高寒草地退化68%源自放牧等人类活动,32%源自气候的异常扰动。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草地退化的原因。当前,天然草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有着重要的社会及经济价值。这也意味着保护与生存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青海省更面临着草原高水平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2021年,青海省落实中央财政补助奖励资金28.95亿元,其中增量资金4.81亿元,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原所承载的压力,并改善了牧民生活。

在黄南州的一处牧民定居点,年轻的妇人守着家里的十几头牛,老人和孩子在县城生活。督察人员在现场看到,定居点的牛棚中储备了足以过冬的饲草料,这意味着她在冬天无需冒着风雪游牧。

一方面,依赖草原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牧民更有义务保护好、利用好草原,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的一代也渴望更加现代化、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何在两者间找到平衡,通过更加严格的保护实现更加充分的发展?

督察人员告诉记者:过牧是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修复既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需要牧民的支持。要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和更高的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牧民利益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共同发展,找到生态友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

散落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冬牧场定居点,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渺小而孤独。炊烟从屋顶溢出,澜沧江缓缓流淌。牧民骑着摩托车走在牛群前面,太阳快要落山了。等到来年春天,牧草还会破土而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