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青年之声
记者:刘倩玮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1300年前,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细心保护着茂密的森林,围绕森林涵养出的丰富水源,哈尼族人在森林之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边依山随势挖田引水,开垦出了宛如天梯的层层哈尼梯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开幕式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中国少数民族青年代表施晓悦讲述了哈尼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哈尼族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和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哀牢山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460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区。”施晓悦说,作为新时代的哈尼族青年,她将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青年加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队伍中来。
这次大会,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的青年教师陈远书承担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的讲解工作。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工作者,她会带着学生走进自然,通过自然笔记、自然观察等科普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青年要扎实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知识带到专业学习和工作当中,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力军。”陈远书说。
希望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者、传播者的还有美国青年李靖亚、罗马尼亚青年邱天美、俄罗斯青年奥莉、中国青年陈紫楠和徐旖旎。在COP15期间举办的“云采访”主题活动上,他们均认为,年轻一代的选择引领着未来世界的发展,青年应以COP15为契机,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挑战,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向前进步。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希望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是美好的东西、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一堆垃圾。”徐旖旎一直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并带动身边人坚持低碳生活。在她看来,应以更大力度在年轻一代中推广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时尚。
陈紫楠持有相同的观点。她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青年应带头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自带购物袋、水杯等物品,并更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消费计划。
近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大幅增加,中国年轻人积极投身环境保护行动……奥莉分享着她所了解的中国绿色发展,“在中国朋友的带动下,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奥莉说,从每天的小目标做起,就会发现,低碳生活没有那么困难。
当谈到他们为何选择生态保护相关领域工作时,李靖亚说,上高中时,一位老师曾告诉他,不管在哪一个行业工作,都可以为生态保护作贡献。这句简单的话让他深受启发和鼓舞,如今他正为促进世界“脱碳”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邱天美在多个领域工作过。在工作过程中她发现,各行各业都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但目前很多人对生态保护还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思考。为此,邱天美开始研究环境心理学,在她看来,青年应对生态保护形成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不仅可以加入生态保护相关领域工作,更可以思考如何把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所在领域。
在各国青年的分享讨论中,“中国”这个词频频被提到。李靖亚说,中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担负着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责任。徐旖旎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挑战大,机遇也大,比如,目前中国从政策、教育、技术等各方面都在大力支持绿色发展,这其中蕴含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相信如果有哪个国家能在生态保护方面快速突破,那一定是中国。”邱天美认为,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以及中国人的积极作为,都意味着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道路上,中国受到世界普遍关注和期待,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传播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践行者,向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迈进。